芦原义信(1918—2003)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1956年成立建筑事务所,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收入本书的《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他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这本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作者静静地站在,一条日本的街道上。观察过往的行人车辆,想着一些关于尺寸事情。而那些来自爱琴海周边的窗台以及上上下下的石阶、那些来自波斯沙漠中密集而拥挤的房屋和小巷、那些来自意大利中世纪古老而遥远的广场以及印度一座远近闻名的现代城池,还有在那些地方生活和行走...
评分我不是城市的规划者,甚至不是建筑的设计者。但是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惊喜,阅读三页以上你就会感叹作者处处可见得思维的闪光点。这篇小文向他致敬。 1、著名的陶笛演奏家宗次郎有一首《故乡的原风景》,陶笛,风笛,箫,这些乐器总能吹奏出让你...
评分做个笔记,当时想到的东西。 到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县城村镇都觉得不陌生,因为他们看起来都很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县城里无趣的招牌,村里新建的门面小楼。 作者72年写的东西,时间过去40年,天朝很多地方还没进化到他的思考高度。 归根到底是人,而不是房子。 以下是原文和...
评分 评分断断续续把这本书看完了,其实是边看边写了笔记,我是学建筑的,这本书却说的是我们的城市空间,街道,看了有很多感触,回想家乡,过去的街道,就是邻里间摆龙门镇的地方,怎么说呢,其实是个很温馨的情景,是一个大家都在意和喜欢的场所,脏了会打扫,坏了会修缮,充满了很多...
比较啰嗦但很有启发,日本人住在木、竹和纸造的家中,区别于西方的“墙”筑起的家,貌似是MUJI背后的文化逻辑... ...
评分大三遇见的好书。日文翻译过来的读着比中文还顺,看来东方文字之间的联系已经是语言形式不能阻挡的了
评分很想看
评分是混凝土的方盒子,还是城市的交响曲,城市规划是一门深奥的学位。好比东西方文化和地理条件造成的内外秩序不同就很有意思:美剧里房屋草坪总是临街修建算作外部秩序;而日漫里房屋大门总是临街,草坪放在屋后作为内部秩序,以前居然都没注意过Orz
评分比较啰嗦但很有启发,日本人住在木、竹和纸造的家中,区别于西方的“墙”筑起的家,貌似是MUJI背后的文化逻辑...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