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8.6-)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鞦進人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迴國,任北京大學東語係教授(直至現在)、係主任(至1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近年擔任《儒藏》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的首席顧問。其著作已匯編成24捲《季羨林文集》。此外,他還創作瞭大量優秀散文、雜文作品。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緣份與命運、做人與處事、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毀譽、壓力、長壽之道、倫理道德......學術大傢季羨林先生結閤多年來的生活體驗,暢談對人生的感悟。
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
評分这本书是季老晚年的散文作品,他零散地书写自己的回忆,又不时以哲人的眼光审视经历背后的逻辑。那个主体的自我沿着时间轴的一个端点走向另一个端点,在过去和现实之间艰难地保持平衡。 作者像是把潮退潮落海滩上滞留的石子收集起来观赏玩弄,这大把的“石子”分为几类。第一类...
評分 評分季老的嚴謹治學態度確實令人敬佩,多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季老一樣,找到可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不求虛榮名利,隻為心中的信念,隻為不蹉跎每寸光陰。
评分大師走好!
评分即使是大師如季羨林,寫得心靈雞湯也隻能是一讀而已
评分27092012
评分大師走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