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把《朱门》、《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这三部小说合称为“林语堂三部曲”。因为三者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都寄托了作者的文化理想和人生理想。而30万言的《朱门》在故事和人物上作者采用直缀的艺术构思方式,以师范学院女生杜柔安和上海《新公报》驻西安记者李飞的恋爱经历为主要线索,在30年代初中国西北部的社会背景中,表现了善与恶的冲突,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小说情节爹岩起伏,深刻可读性极强。
本书人物纯属虚构,正如所有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多取材自真实生活,只不过他们是组合体。深信没有人会自以为是本书中的某个军阀、冒险家、骗子和或浪子的原版。如果某位女士幻想自己认识书中的名媛或宠妾,甚至本身曾有过相同的经历,这倒无所谓。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遏云死了,是我没有想到的。林语堂的笔下,很少有这样悲惨的结果。她是被柔安间接连累,开始我还不认识这个遏字,以为是发jie的音,后来才知道她的名字同“厄运”,就有点明白为什么林语堂要给她起这个名字了。这个性格鲜明的女子,真的可爱! 《朱门》,这本书,和《京华烟云...
评分风声鹤唳里,林语堂的价值观带着很大的洁癖 到了朱门这里,就变成了说不明的英雄主义 打土豪分田地的进行到底 可是还偏偏走的不是“武”侠的路子 关于杜家兴衰,林语堂用的是很必然的思路 从杜忠预言小杜的死 到杜范林必然的毁灭 并非是由于种族关系或者利益关系导致 其中并没...
评分很久之前听过一个短篇的小故事,说一个女孩子,长相身材整体条件很一般,但是她的老公却是典型的高帅富。身边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女孩子是配不上这位男士的,但是想不到的是两人的感情却如此牢固,当所有人都在探讨其中的原因的时候,女孩子说:我因为她相信他们之间有着一种真...
评分第一次读名作。对我而言“林语堂”这个名字比《朱门》要更熟悉。上大学那会儿,很多女生喜欢读言情小说,但我们理科专业的女生读的言情都比较另类,不是琼瑶,不是亦舒,正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而且得知他是全英文写的,现在很多他的代表作还是翻译过来的,不由对...
不是不给大师面子,但是确实挺一般的。
评分美满的生活 可能真的只是小说
评分剧情怎么看着有点幼稚呢,,,
评分柔安、如水、春梅这类女性太好了吧。
评分美满的生活 可能真的只是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