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梅村
出品人:
页数:378
译者:
出版时间:2006-08-16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07218
丛书系列: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图书标签:
  • 丝绸之路
  • 考古
  • 历史
  • 西域
  • 林梅村
  • 考古学
  • 西域史
  • 十五讲丛书
  • 丝绸之路
  • 考古学
  • 历史地理
  • 文化遗产
  • 古代贸易
  • 中亚研究
  • 汉唐史
  • 文物考古
  • 东西方交流
  • 考古发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中外史料和考古发现为依据,分阶段讲授自青铜时代至郑和下西洋时代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图文并茂,生动易读。

作者简介

林梅村,1956年4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自1 982年起,每年都到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丝绸之路沿线进行考察,多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访古城;同时,多次赴日本、瑞典、英国、美国调查流散海外的新疆文物和中亚死语言写卷。主要著作有:《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沙海古卷——中国所出怯卢文书初集》、《西域文明——考古、语言、民族和宗教新论》、《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等。

目录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1
英文目录/5
彩色插图目录/6
第一讲 丝绸与中国文明/1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定义/2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新认识/3
第三节 从世界五大纺织体系看中国文明/4
第四节 丝绸在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8
第二讲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1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2
第二节 印欧人的起源和迁徙/14
第三节 双轮战车与吐火罗人南下楼兰/19
第四节 雅利安人迁徙与吐火罗人再下塔里木盆地/26
第三讲 草原之路/35
第一节 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原始故乡/35
第二节 阿尔泰山的大石冢/38
第三节 阿尔赞“国王谷”/43
第四节 巴泽雷克的斯基泰王陵/48
第四讲 中国与西域的最初接触/54
第一节 昆山之玉/54
第二节 厨宾的珠玑/60
第三节 蜻蜓眼玻璃珠的东传/65
第四节 隋侯之珠/70
第五讲 中亚的希腊化时代/75
第一节 亚历山大东征/75
第二节 中亚的希腊化城邦/76
第三节 希腊艺术的东传/80
第四节 巩乃斯河畔的斯基泰神庙/85
第六讲 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海上交通/92
第一节 人海求仙/92
第二节 鸡骇之犀/94
第三节 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开辟/98
第四节 海路来华的近东艺术品/103
第七讲 汉朝与西方三大帝国的交往/110
第一节 张骞通西域/110
第二节 黎轩/117
第三节 安息/122
第四节 大秦/128
第八讲 罗马人与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开辟/139
第一节 红海古港口的变迁/141
第二节 印度古海港——阿里卡梅杜/146
第三节 扶南古港口——沃奥/148
第四节 中国东南沿海的舶来品/156
第九讲 楼兰文明/164
第一节 从罗布泊到鄯善河/164
第二节 汉文化的西传/170
第三节 楼兰人种族问题/172
第四节 楼兰考古新发现/175
第十讲 于阗文明/185
第一节 斯基泰人与于阗城邦的兴起/185
第二节 文明的变迁/191
第三节 于阗佛教/194
第四节 丹丹乌里克的“龙女索夫”壁画/203
第五节 于阗佛画与尉迟氏绘画/205
第十一讲 唐宋时代的海上交通/22l
第一节 隋唐中国与西方的海上交通/221
第二节 阿拉丁的神灯/230
第三节 长沙窑的外销瓷/232
第四节 黑石号沉船的发现/237
第五节 宋代的海上交通/245
第十二讲 唐蕃古道/252
第一节 藏族的形成及其与外界的交往/252
第二节 唐蕃古道的开辟/256
第三节 《唐蕃会盟碑》与《大唐天竺使出铭》/260
第四节 吐谷浑与青海都兰吐蕃大墓/264
第五节 青藏高原考古新发现与吐蕃权臣噶尔家族/268
第十三讲 吐鲁番文明/278
第一节 文明的变迁/278
第二节 佛教/286
第三节 火祆教/292
第四节 景教和基督教/296
第五节 摩尼教/300
第十四讲 居延沧桑/306
第一节 秦时明月汉时关/307
第二节 农牧之争/312
第三节 马可波罗笔下的亦集乃城/316
第四节 黑城的发现及其文物的流散/321
第十五讲 郑和海外遗迹/328
第一节 郑和家世/328
第二节 明代初年的西洋与满剌加大明海军基地/332
第三节 明朝与三佛齐的朝贡贸易/340
第四节 郑和葬地——古里/344
第五节 非洲的礼品/350
第六节 郑和舰队在波斯湾的登陆地/354
第七节 郑和宝物的最后归宿/360
参考书目/368
主题索引/37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上过林梅村老师的“丝绸之路考古课”,是全校选修课。他的发型挺独特的。他是一个很有北京味儿的人,看得出来从小就对考古很感兴趣,谈起考古和文物就眼里泛光。课堂上他展示了他自己亲自拍摄的很多考古的图片,上完课感觉还是蛮有收获的。当然考试非常水,开卷考试,好像题目...  

评分

花了一个星期读完了《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用的是每天上下班火车上的时间。总的感觉这本书质量一般,像是本介绍丝绸之路的教科书。语言和文字过于平白,缺乏应有的生动和兴趣。这个问题大概在国内的大部分历史书籍里都存在。该书以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几条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

评分

1、吐火罗人迁徙: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中亚的印欧人,他们向中亚和中国传来了西亚的双轮战车、小麦等西亚作物、家马等。是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导。匈奴兴起之前,大月氏人称雄西域,吐火罗语称为塔里木盆地的通用语,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化归功于大月氏人。印欧人崇拜“双马神...  

评分

作者提供,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林梅村教授新著《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笔者有幸成为最早的读者之一,披读一过,获益良深。在阅读过程中,笔者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向大家请教。笔者学殖荒落,见识浅薄,无知妄说...  

评分

花了一个星期读完了《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用的是每天上下班火车上的时间。总的感觉这本书质量一般,像是本介绍丝绸之路的教科书。语言和文字过于平白,缺乏应有的生动和兴趣。这个问题大概在国内的大部分历史书籍里都存在。该书以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几条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

用户评价

评分

挑感兴趣的大半看了,的确只能勉强用作入门书籍,各章甚至各段之间又是几乎完全没有起承转合……而且大部分都是在讲文物,其实我还是对人种鉴定和语言研究比较感兴趣。BTW,像我这种思维极易分散的人读起古代史及相关资料来太容易越走越远了,经常从大夏查到大宛再查到粟特和斯基泰于是就彻底回不来了……

评分

虽然是通识读本,其实颇有为考古正名将其从历史学附庸中解放出来之意——最开始以为作者念Bayashi Umemura

评分

对明朝有一定改观。觉得前半部分写汉代和西域交流的部分比较好看

评分

4.7读完,不很好读,线索太多,信息量太大,偏学术化

评分

因为是讲座性质,所以有些地方不够严谨、观点也有些随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