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邹谠(Tsou Tang),1918年出生于中国广州,195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66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邹谠先生的主要著作有《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政治变化与改革:中间道路》、《当代中国的国家和社会》、《方向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与过去的连续性——〈邓小平文选〉》、《中国的亚洲政策和美国的抉择》等。
中国的共产主义化被看作是美国外交政策最惨重的失败。本书剖析了从珍珠港事件到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将军的总攻势崩溃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原因。它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在纯理论的基础上和从印象出发的证据上驳斥美国的中国政策,相反,它根据历史的本来面目重新描述了它,因而揭露了我们普遍信念中虚假的东西。它在学术领域里所做的贡献可与伟大的政治家在政治领域里所做的贡献相媲美:它还真理以本来面目。
本书出版于1963年。当时,4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档案尚未解密。邹谠先生主要利用国会听政会和国会纪录等文件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朝鲜战争这十年的中美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的这部著作是60年代美国研究中美关系的代表作。
美国传统的对华政策——门户开放——包括维护中国主权和利益均沾两个部分。由于美国既没有为其在华利益动武的意愿,也没有动武的能力,其在华利益主要是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的。在一战前,主要依赖的是列强在中国的政治均势。在一战后,远东旧的政治均势开始崩溃,美国不愿意也...
评分谁能使中国恢复“大国”地位———“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三思 刘小枫 本文为刘小枫应邀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读书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引言 学术和文教体制从属于主权国家,受主权国家利益支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比如美国或日本...
评分美国传统的对华政策——门户开放——包括维护中国主权和利益均沾两个部分。由于美国既没有为其在华利益动武的意愿,也没有动武的能力,其在华利益主要是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的。在一战前,主要依赖的是列强在中国的政治均势。在一战后,远东旧的政治均势开始崩溃,美国不愿意也...
评分了解自身已是不易,更何况要理解一个有着截然不同政治文化背景,正处于激烈变革中的现代中国。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带着淳朴的理想主义观念来到远东这个异域他邦,期待着帮忙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领土完整的现代化中国,以其作为远东政治秩序的维护者。 但是,这片土地上正经历...
评分简而言之,这本书论述的观点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如水火不能相容,蒋介石既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进行改革并建立联合政府,中共更无平白将军权地盘拱手相让之理。而美国一意促成一个统一民主的中国以保证其在华利益,却自始至终未能准确认识两党关系之复杂,始终支持现有的国民政府而...
非常好的一本书。客观又见地。
评分60年代
评分内容详实 ,观点有力!
评分在作者笔下老蒋绝对就是个傻逼。
评分国民党与共产党如水火不能相容,蒋介石既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进行改革并建立联合政府,中共更无平白将军权地盘拱手相让之理。而美国一意促成一个统一民主的中国以保证其在华利益,却自始至终未能准确认识两党关系之复杂,始终支持现有的国民政府而不施加促其变革的压力,又因对华政策的一贯传统而不愿进行武装干涉,且过分信任苏联不会支持中共,最终导致了它在华政策的全面失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