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平装)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经济学 茅于轼 经济 中国 经济学原理 普及 经管 社会
发表于2025-04-04
生活中的经济学 (平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一个社会应保证最贫穷的人也过得下去,而不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少数人
评分看过这本书,又听了他三年前到师大的讲座。一位学以致用的大师。
评分茅老师80年代在美国的见闻和经济学分析、思考。很多已经成为现实。拿来给孩子做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还是挺不错的。
评分尊重个人的价值,杜绝贪污腐败,尊重人权法制,尊重市场。90年代就有这么深刻地认识实在不容易。
评分一个社会应保证最贫穷的人也过得下去,而不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少数人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开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2008年1月被聘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特别顾问。曾入选美国Marq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经济学的智慧》等书。发表了几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生活中的经济学》共有三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体制。第一篇微观经济学触及到搬家、超级市场、旅游环境、能源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的方面。第二篇宏观经济学中触及到银行、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等美国社会的宏观方面。第三篇经济体制中联系中国当时的发展状况。
这本书是1993年写,到现在已经13年了。 但是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现在依然存在。 有的问题越变越大,有的问题却已经换了个花样。 印象最深换花样的问题是中国的住房。 以前是单位分房+换房大会,租金极其低廉。 现在是双轨,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卖地,房产商贷款接盘盖楼高价抛盘...
评分茅于轼教授的这本书中的文章,是从1988 年底开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内部刊物《美国研究参考资料》所写的专栏文章,结成书稿出版也是1993年的事情。从时间上来算,应该都属于“过时”的东西了,但直到20年后的今天,它还能给我们以启示,并且对文中很多现象倍...
评分如茅老在“第三版前言”中所述:“我希望读者们把它当作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工具,并且从阅读中得到乐趣。“ 书中叙述的不仅仅是经济学中的关键理论、市场机制等,而是融合了茅老个人看待经济学、社会发展的深刻观点,尤其是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地引入商业环境中人的道德观、价值...
评分第一篇微观经济学 1.喜欢搬家的美国人 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 买了住房,会不会把一个人捆死在一地呢?不会。当他想搬家时,可以...
评分朱鎔基向邓小平回报工作的时候,邓小平说:我虽然不懂经济,但是我听得懂经济。 现在是经济社会,我们碰到的很多经济问题,如果能用经济学原理来就解释,那我们可以把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楚。 平常学经济学理论比较枯燥,但是这个书不一样,它用浅显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 (平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