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张学良入党之谜(代序)
前言
第一章 由战争走向妥协
第一节 西征北上
第二节 陕北称雄
第三节 洛川谅解
第四节 延安拨雾
第二章 “西北大联合”计划
第一节 反蒋酝酿
第二节 入党初衷
第三节 八面来风
第四节 引弦待发
第三章 打通国际路线
第一节 逼蒋抗日
第二节 艰难交涉
第三节 兵败黄河
第四节 暗渡陈仓
第四章 “一二·一二革命”
第一节 山雨欲来
第二节 破釜沉舟
第三节 战耶和耶
第四节 孰进孰退
第五章 从革命到兵谏
第一节 皆大欢喜
第二节 风云突变
第三节 福兮祸兮
第四节 柳暗花明
附 录
参考文献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曲款,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幕?自然,这本书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中俄两国档案中仅存的有关张学良要求入党问题的几份珍贵的档案文献,并且结合相关史料具体地介绍了张学良提出入党要求的经过和中共中央及共产国际所作出的不同反应,仅此已足以否定那种关于中共对于西安事变几乎不起作用的说法。
本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威吓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以及珍贵的图片,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山城堡此战最受打击的是东北军。蒋介石通过山城堡战役彻底明白了东北军和红军互相勾结,也彻底决定了要想消灭红军,必须先解决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念头。 山城堡战役结束以后,蒋介石立即开始着手对付张学良和杨虎城。仅仅10天以后,蒋介石让张杨选择是继续剿共,还是...
评分——读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 杨奎松先生所著的《西安事变新探》,最先于1995年在台湾东大出版社出版,本世纪初时,作者重新修订,增加了不少新刊出的史料,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在大陆出版。此版重版数次,但后来还是不容易买到。估计正是这样的原...
评分——读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 杨奎松先生所著的《西安事变新探》,最先于1995年在台湾东大出版社出版,本世纪初时,作者重新修订,增加了不少新刊出的史料,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在大陆出版。此版重版数次,但后来还是不容易买到。估计正是这样的原...
评分读完唐德刚编的张学良口述史才来看这部书,事实证明这个顺序是很正确的,口述史可以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东北老人,再读这本史书,把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还原回历史之中,再把当时的事件和关系梳理清楚,好像一切只是简单概念的事,一下子就清晰立体起来。 张学良自己说他的历史...
相比于某些对历史一知半解就大放厥词的愤青们和出于某些原因态度过于激愤的XX老师,杨奎松老师无论是治学的严谨还是态度的客观都堪称目前大陆历史学界的翘楚!
评分张杨*皆是军阀
评分扎实的史料!视角略窄。
评分一直看不懂书里面说中共对张杨够意思是什么意思,是反讽么
评分2017-43:我党超级成功的统战工作。张杨有政治投机保势力的现实考虑,也有抗日洗刷耻辱的追求。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学生请愿,蒋介石力主镇压,加大张的事变决心。尔张去囚禁室再劝蒋,三次泪目,蒋也相对泪目。历史只看到49年,那张是民族英雄,要看到76年要骂他误事。五毒俱全的官二代,先是滥杀手下,长城自毁。再是不发一枪,沦丧东北。在西北割据,又异想天开。在蒋死后15年才承认不抵抗命令出于己。难怪晚年酒醉,抱着蒋经国痛哭:"兄弟呀,老哥哥当年做错了!先总统杀了我都不为过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