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

牛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1960年7月27日死于纽约。

伏尼契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薄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这些小说都愤怒地揭发了教会中某些人的丑恶面貌。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女作家伏尼契死于纽约寓所。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出品人:
页数:321
译者:刘凤莺
出版时间:2002
价格:16.00
装帧:平装(无盘)
isbn号码:97878066837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外国文学 
  • 小说 
  • 苏格兰 
  • 文学 
  • 外国 
  •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 牛虻 
  • 外国古典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既是慷慨动人的革命书籍,又是高雅纯正的文学名著,本书充满深刻描写人情人性的艺术感染力。在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土地最宽的前苏联,《牛虻》拥有着无数的、几代人的崇拜者。 主人公牛虻,是上流社会的叛逆。年轻时经历过几番刻骨铭心的感情苦难。他曾因无知而铸成大错。他最热爱的姑娘,给予他惨痛的心灵伤害;他尊敬的生父,却是凶残的政敌!然而他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抛弃了爱情与生命——为意大利的独立与自由。牛虻,成为青年人心中“坚强”的化身! 小说围绕牛虻,恋人琼玛以及性格复杂的蒙泰尼里主教展开,线条简明而又写得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显示了作者激越的感情世界和浓厚的艺术功力。

主人公牛虻,是上流社会的叛逆。年轻时经历过几番刻骨铭心的感情苦难。他曾因无知而铸成大错。他最热爱的姑娘,给予他惨痛的心灵伤害;他尊敬的生父,却是凶残的政敌!然而他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抛弃了爱情与生命——为意大利的独立与自由。牛虻,成为青年人心中“坚强”的化身!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在大家对现实口诛笔伐的时候,牛虻用他的行动阐释了他自己的信仰。虽然是一部时间久远的小说,但由于作者把主人公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让我觉得牛虻就在自己身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我们自动抛弃了信仰,我们自愿沉沦,因为现实的残...  

评分

再见牛虻 (耶稣)这个虚伪的受难者,他在十字架上被钉了六个小时,真的,然后就死里复生! Padre,我在十字架上被钉了五年,我也是死里复生。 ——牛虻第三部第六章 一 琼玛vs绮达 当很多年以前,我初次邂逅牛虻的时候还非常懵懂——而这样的...  

评分

评分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帖子,问陈奕迅的《单车》究竟是歌颂还是声讨?下面的评论很精彩,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首赞颂父爱内敛低调的歌。我初听得时候也是这么觉得,当然中间有参杂的苦涩和遗憾我们也都能感觉得出来。然后帖子里面有人直接贴出作词人黄伟文对这首歌的看法,令我相当惊...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年过去了,很多细节不记得了,但读书时的心态和感觉一直在。

评分

大学时读过的文学,现在全无印象

评分

小时候经常去背孜过夏天,我妈妈说那里有个小姑娘,是她的学生,夏天的夜晚坐在路灯下看牛虻,边看边哭。如今用了上周日下午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光景和半天无聊的政治课看完这本书。读到琼玛时脑子里总是浮现出乔迪.梅,而牛虻则被我想像成06年BBC版本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扮演者。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遐想...

评分

小时候经常去背孜过夏天,我妈妈说那里有个小姑娘,是她的学生,夏天的夜晚坐在路灯下看牛虻,边看边哭。如今用了上周日下午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光景和半天无聊的政治课看完这本书。读到琼玛时脑子里总是浮现出乔迪.梅,而牛虻则被我想像成06年BBC版本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扮演者。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遐想...

评分

不是我的调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