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

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傅光明
出品人:
页数:410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25.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071329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老舍 
  • 口述历史 
  • 历史 
  • 回忆录 
  • 纪实文学 
  • 当代文学 
  • 傅光明 
  • 野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们以前所了解的“老舍之死”,有些是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按照高度程式化的形式,用固定的“特性形容词”编纂成的另一种形式的“荷马史诗”,或“关于过去的一副拼图”?里面保存了多少的“历史的真实”。

  “老舍之死”在口述史学上的意义在于,它对同一事件的多元叙述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多个侧面。不同的声音之间,有“共存、互扰、矛盾”;不同的声部之间也常有“遮掩覆盖”;也许还有人试图将自己的声音作为独唱,而将历史简单画上句号。我曾为此迷惑不解,现在则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罗生门”式的历史真实才是历史的至少一种意义所在。——傅光明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革时写大批判稿件,用得最多的一句毛泽东语录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读了傅光明先生写的《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方知道这句话倒是应该倒过来读:“假的还是真的,伪装难以剥去”。真相大白,实在是难之以难的事! 比如老舍先生的去世,唯一确凿...  

评分

课上老师提问,“有谁知道老舍是怎么死的?” 我晃了下神,心想,老舍嘛,要么就是死于建国前抗战加内战的贫病交加,要么就是流亡海外后寿终正寝,有什么特别吗? 同学回答说:“老舍是在文革期间投太平湖自杀的。” 我不禁愕然。我忘记了“人民艺术家...  

评分

第一章是叙事。二三章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待最后一章最后一节惊艳出场,遂可将评价调至五星。不为尊者讳,不逐旁人言,这份冷静与克制,沁透着作者多年调查与反思后的识见,令人钦佩。 顺便说一句,读完这本书后,对陈寅恪先生的敬佩油然而生了。

评分

课上老师提问,“有谁知道老舍是怎么死的?” 我晃了下神,心想,老舍嘛,要么就是死于建国前抗战加内战的贫病交加,要么就是流亡海外后寿终正寝,有什么特别吗? 同学回答说:“老舍是在文革期间投太平湖自杀的。” 我不禁愕然。我忘记了“人民艺术家...  

评分

文革时写大批判稿件,用得最多的一句毛泽东语录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读了傅光明先生写的《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方知道这句话倒是应该倒过来读:“假的还是真的,伪装难以剥去”。真相大白,实在是难之以难的事! 比如老舍先生的去世,唯一确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没被禁也是进步呢,看的过程中很吃惊,想起刘瑜说的一句话,我们比想象中更自由。这话是越来越觉得了。另外,这本书让我看到我的思维已定,不知下一次转变或推翻是几时,二十三岁有这样的思考,我还是蛮为自己骄傲的。

评分

我们都有意无意地过滤了历史,历史是唯一的,当然更是多样的,也许直达有一天。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评分

第一章是叙事。二三章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待最后一章最后一节惊艳出场,遂可将评价调至五星。不为尊者讳,不逐旁人言,这份冷静与克制,沁透着作者多年调查与反思后的识见,令人钦佩。 顺便说一句,读完这本书后,对陈寅恪先生的敬佩油然而生了。

评分

与其说是探究老舍之死的真相不如说傅光明对口述历史方法论的阐述。他会让人觉得老舍之死的真相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理解一些看似矛盾的事,然后跳出那个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圈套,去发现那些不是真相的真相。对于同是梦想家的傅光明,必须保持敬意。

评分

吭哧吭哧一个月终于读完了。最后的注释竟然有1027个。严谨的躯壳中依旧有重复的解读和混乱的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