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1946— ),历史学家,“大历史”(Big History)学派创始人,国际大历史学会(International Big History Association)主席。主要著作有《时间地图: 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Maps of Time)、《极简人类史》(This Fleeting World)、《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Big History,与辛西娅·布朗、克雷格·本杰明合著)等。
与传统世界史不同,克里斯蒂安倡导的“大历史”不再局限于民族、地区、国家的历史,而是将人类史视为宇宙历史的一个章节,重新定位人类在宇宙演化进程中的历史坐标。“大历史”深刻影响了大众读者对人类历史的认知。比尔·盖茨斥资千万美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大历史教学项目”(Big History Project)。
《时间地图》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综合成了一篇宏伟壮丽而又通俗易懂的叙述。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类似于17世纪伊萨克·牛顿运用匀速运动定律将地球与天体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方式;甚至更接近于19世纪达尔所取得的成就,即用进化的过程来展现人类与其他生命形之间的联系。
这些书籍拓展了历史研究的地域与时间范围,表明早在1989年大卫·克里斯蒂安已经开始教材之际,克里斯蒂安不伟思索地说:“为什么不能从宇宙的起源讲起呢?”他的同事们当即请他讲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那些把授课范围限制在世界史之内的历史学家不同,克里斯蒂安决定从宇宙本身讲起;在他开玩笑地将这项研究称为“大历史”的那一年,也曾有过犹豫,此时其他院系致力于各研究领域讲授不同课程的同事向他伸出了授助之手。
标签:历史,可以把它作为一本比较专业的科普读物来阅读 作者试图通过回顾从宇宙起源至今这种”大历史“的视角来叙述和分析人类历史,作者的勇气值得赞赏和尊敬。但是也正因为此,本书涉及知识面极广,包括天文,哲学,物理,地质,生物,宗教,政治等等。美中不足的是,篇幅显得...
评分试图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来解释从宇宙产生以来130亿年的历史,系统体系的超规模庞大,涉及学科内容的广泛,让人看书时很难读下去,更别说读懂。这本书的作者,“大历史”奠基人克里斯蒂安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需要一节课上好几个学科教授一起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可想而知,...
评分1.人类能够超越其他地球生物成为地球主宰,是因为人类拥有“符号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积累知识,形成共有的集体知识。 2.能够积累、迭代集体知识是全人类不断进化的最大优势。 3.知识不断积累、创新不断加快,人口就会增长。因为有足够能力承载大量人口了。但一旦人口增长过...
评分给作者试图书写大历史的想法点赞,但实际作品个人很不喜欢。全书是传统的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历史的多学科文献回顾杂烩。缺点如下: 1、缺少统一的逻辑框架,观点无法在相似层面展开,甚至没什么独特观点。 2、多学科的文献回顾杂烩,并行非递进结构,完全是几个不同领域的...
评分超棒的idea,宇宙史融入人类历史。
评分先读的全球通史再读的这本书,并没有太多的欣喜。不过,还是很不错的书。
评分科普读物
评分人类是地球生物的一种,与动物一样人类靠着消费其他动植物而生存。人类的五感比不上某些动物,而人类的智力整体而言远高于其他所有物种,借助智力,他们开发工具、互相合作,只需要花一小部分精力即可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其他时间可以任意玩耍、大开脑洞,可以研究自己甚至可以主动选择死亡。时间、空间的限制给人带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解决又难以忍受的时候,拥有七情六欲的人类在情感上又会觉得非常痛苦。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却以为人无法挣脱痛苦枷锁的原因是因为人始终觉得自己的能力太大了。
评分跟我想要的那么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