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本书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评断允当,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我们还全面辑录了鲁迅先生关于古代小说研究的文字,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包括序言、通信等,从中可以了解他对古代小说之研究的演变过程,希望有益于读者。
大学的 中国文学史 教科书的注释上,总有多处出自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那时候便有了极大的好奇心。自己不勤于找书,最近室友借来,便忍不住翻看。先生当时用文言成全书,这个对于现在的阅读者,比较考验文言水平。好在文学史学了个大概,看起来也没那么费劲。过去鲁迅...
评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序言中称:“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此书重印时,鲁迅在题记中又说:“此种要略,早成陈言,惟缘别无新书,遂使尚有读者。”由今观之,此书的确有应补阙拾遗及辨讹疏证之处,如说《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似乎并未辨明《聊斋志异》与六朝志怪的本质...
评分想了解中国小说源流的人,这本书不可不读;想了解作为小说家的鲁迅,这本书更是不容错过。 鲁迅的书,我到了大学,一度不愿读,大致是有些逆反心理,毕竟官方媒体造出’金刚怒目‘式的鲁迅形象还是挺误导人的。以为,鲁迅一天到晚没事,就是吹胡子,瞪眼睛,批评、讽刺、揭露...
评分我想,神鬼之事缘出人的孤独,否则那些述异志怪的古书里,故事的主人公何以总是独自经历,事后也找不到人来佐证。南柯传真是很好的例子,真乎幻乎,叫人无言以对。 只有在群体中,那些疑问才不成为疑问。所以人渴望孤独,乃是一种求知欲作祟。
评分杀风景 松下喝道 看花泪下 苔上铺席 斫却垂杨 花下晒裩 游春重载 石笋系马 月下把火 步行将军 背山起楼 果园种菜 花架下养鸡鸭 恶模样 对丈人丈母唱艳曲。。。。 ************************** 赞花下晒裩,松下喝道,对丈人丈母唱艳曲。。。多么小人得志,洋洋得意!...
此讲稿经过一再修订,内容坚实,尤其对民俗口承文学、通俗文学史贡献颇大。
评分此书讲史与考据为主,批评极少。
评分摘竟如此多。评极精到。红楼梦跟鲁迅太不搭了他竟还把所有补涉略了一番简直丧病。
评分其实给鲁迅先生的书打分真是心里发憷的一件事……
评分创举+洞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