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學者、95歲高齡的季羨林先生的最新大作,收錄了他自2002年生病住院至今在病榻上撰寫的90多篇文章。內容豐富生動,有回憶自己上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到畢業回到高中母校任教一年後又去德國留學的整個人生的最初經歷,從而瞭解先生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生活、學習和奮鬥自強的感人的事跡;有回憶自己父母、老師和親友的文章;有為友朋寫的序和跋;但更多的還是先生平時所十分關注的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問題、社會公德問題、愛國主義與奉獻精神、人生觀、生死觀和人生感悟。當然了,先生也介紹了自己的發病經過和治療情況。但不管病情是嚴重還是緩和,即使是躺在化驗室裡,先生也始終堅持打腹稿,筆耕不輟。這90多篇文章、24萬字就是他老人家在病榻上、在治療中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可以說是他這幾年心血的結晶。書中不僅讚美了醫院、醫生和護士,更多的還是抒發了作者在新時代、新生活中老當益壯的豪邁之情。特別是作者將這豐富的激情借助精煉的語言、優美的文字、細心的觀察和生動的事例自然流暢地宣泄出來,從而具有更加強烈的震撼力和感人作用。可以說這部書不僅是先生的最新之作,也是先生的最佳之作,極富可讀性、感染力和教育意義。
但凡一个出名的人写的回忆录的东西都是有人看的。 我看他的《我的人生感悟》觉得只有人生第一编最有启发,其余的,或许是因为不太感兴趣吧,翻了一下。 人都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东西别人都感受得到,因为事过境迁了。 作为大师,值得尊重。 但是是他...
评分借用一句季老自己的座右铭,来表达季老,虽到暮年,壮心不已之情,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九三高龄,都是在家抱孙子,与同辈闲聊人生惬意之事,或是在病榻上消磨着余下的日子。季老人虽在病榻上,但思想依旧神游在天地间,时而回忆往事,时而感悟今生,宛如一条活泼的鱼儿,在...
评分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平时是怎么过日子的?脑子里会想些什么?他面对即将来临而又不可避免的死亡是什么态度?这是一个很让我好奇的问题。 季羡林老人一身著作等身,在语言学方面是泰山北斗,功成名就,算是非常有智慧的人。纵观全书,回忆少年求学时期的文章最为精彩,其他评论...
评分借用一句季老自己的座右铭,来表达季老,虽到暮年,壮心不已之情,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九三高龄,都是在家抱孙子,与同辈闲聊人生惬意之事,或是在病榻上消磨着余下的日子。季老人虽在病榻上,但思想依旧神游在天地间,时而回忆往事,时而感悟今生,宛如一条活泼的鱼儿,在...
评分刚买了此书, 初初读了几篇, 感觉不怎么样, 有点充数的感觉。也许人老了,文章没什么新意, 也不深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耄耋之人,还能每天坚持四点半起,每天至少工作七八个小时,笔耕不辍,孜孜不倦,一日不敢懈怠!此种精神,值得我等后辈学习。此般高龄,思想依然活跃,诗词例子信手拈来,好生羡慕。必然是对生活的细致用心,才能让尘封的往事历历在目。
评分真实而且有所思考,智慧丰富!
评分真实而且有所思考,智慧丰富!
评分季先生如果活在玩微博的时代,定是一把吐槽的好手啊。虽然对他强调爱国、中西医结合等的观点不以为然,但单从逻辑来看老先生脑子还是很灵光的。
评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耄耋之人,还能每天坚持四点半起,每天至少工作七八个小时,笔耕不辍,孜孜不倦,一日不敢懈怠!此种精神,值得我等后辈学习。此般高龄,思想依然活跃,诗词例子信手拈来,好生羡慕。必然是对生活的细致用心,才能让尘封的往事历历在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