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

论摄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出品人:
页数:206
译者:黄灿然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9392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摄影 
  • 苏珊·桑塔格 
  • 艺术 
  • 美国 
  • 论摄影 
  • 译文经典 
  • 美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作者最著名的文集之一,它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作者深入地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走出非洲》的开头,凯伦要把丹尼斯放到最后来写,以祭奠逝去珍贵的时光,因为他最难写。这难写是不能举重若轻,取舍和介入的分寸难以拿捏。畏惧扭曲必然畏首畏脚。苏珊桑塔格做为一个被熟识的作家却永远不会成为畅销书一栏后面的作家,这是她的荣耀,也是因为她...  

评分

艺术的界限本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儿童画只是无意识的游戏,只有在一定的训练之后,人才会有自己的理解力,不论从事什么,都会获得更有趣的经验并开始创造自己的东西. 还在看的过程中,觉得作者对摄影的分析很有意思,我最为感兴趣的是三点:一.摄影的掠夺和侵犯性,让我想到了"生命中不...  

评分

尽管拍照和开枪在英文里都是Shoot,但当我看到桑塔格把相机比喻为枪支,仍不免有些惊讶。在桑塔格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使用相机取代枪支来满足自己侵略和掠夺的欲望,而被对准的那方也许不情愿,也许不知情,更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被当作了享乐的对象。 桑塔格是一位享誉全球...  

评分

"知识分子热衷于讨论摄影的意义,于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手越来越犹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摄影两极分化,到最后只剩下两种人: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赫尔穆特.纽顿) ◎闭眼的方式 "人们为事物拍照是为了将其赶出心中,我的故事则是一种闭眼的方式。"(卡夫卡) ...  

评分

首先,插入一句,长乐路之男(上海)同学认为关于此书“编者懒惰得没有插入一幅摄影家的作品” ,是一大遗憾,我觉得很可笑。这书的英文原版也没有任何摄影作品的,这么说是不是作者susan本人太懒惰了呢?    我当初最开始在书店翻这书的时候,其实偏偏它通篇一张照片都没有...  

用户评价

评分

黄灿然有点意思! 作者对中国方面太偏狭。

评分

书是好书,当然77年出的总归受到局限,论中国的挺有意思。不过翻译得太绕口了【估计原文就很绕。。总之,没有看完。。以后也不想看桑塔格的书了。。

评分

关于摄影的历史、哲学、意义和评价,以及影像与现实之间微妙的关系,尤其最后一章让我很有感触。很发人深省的一本书,学习过专业摄影后再读想必会更加受益。中译的翻译腔还是有点重,黄灿然仿佛太注重对原文结构的保留,使译文读来过于弯弯绕绕,日后要找来英文原版细读。

评分

還提到了雷鋒,呵呵。

评分

苏珊桑塔格肯定是爱死摄影了,不然这么些犄角旮旯的内涵咋能挖的出来。如果她看到霍格沃茨墙上那些相框里互相走动聊天嬉笑怒骂的人物,一定会笑歪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