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土地

人與土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行人文化实验室
作者:阮义忠
出品人:
页数:1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25
价格:NT3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88236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摄影
  • 阮义忠
  • 台湾
  • 阮義忠
  • 文化
  • 随笔
  • 艺术
  • 画册
  • 人与土地
  • 土地与人
  • 人地关系
  • 乡土文化
  • 自然和谐
  • 农业社会
  • 地域认同
  • 生态意识
  • 传统文化
  • 土地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阮義忠的可貴處,在於他那動人的誠實。──陳映真

那些人,那些土地,通過我的相機,令我溫暖和感動,使我一天天從幼時的惡夢醒過來,我已不再覺得自己的成長經驗是可恥的包袱。──阮義忠

1970年代,攝影大師阮義忠離開台北、走遍台灣農村,希望找到人與土地以前的那種親密痕跡,因此留下了如都蘭、美濃、南澳、旭海等地的早年人物與景色。阮義忠說:「人與土地要回到以前那種親密的關係,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們,才會有希望……。」

二十多年後,在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南方都市報》(169萬份)的邀請下,阮義忠重新拿出這批照片,以每週三幅的速度,一篇一篇說出這些照片的背後故事。於是這些原本就令人動容的照片,與新增的回憶文字,一起產生了另外一種震撼。攝影師的敘述從中連貫出一個台灣農村歷史的縮影,也說出攝影師自己的成長,讓《人與土地》這本絕版已久的攝影集,發出新的光芒。

《人與土地》一書最早出版於1987年,當時台灣都市崛起,年輕人紛紛離開農村,人與土地的親密關係逐漸淡化。當年為此書做序的陳映真,認為這些照片從「現代人」看來,明明應該熟悉不過,卻又異常生疏,如同「國境裡的異國」。他期待這些來自農村的照片,能協助現代人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這個對於「現代人」的期待,竟也發生在阮義忠自己身上。阮義忠曾經自言,對於自己出身農村曾經感到憎恨,而經過在鏡頭裡重新尋找人與土地的親密性,讓他能重新面對自己的過往,返回家鄉,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今天台灣,人與土地愈加疏離,城市裡踏不到土地,高樓掩蓋天際,即使見到農田,也是遠遠地透過高鐵窗戶。希望這些四十年前留下的農村經典影像與回憶,也能協助我們重新認識這塊餋養萬物的母親,重建人與土地的倫理。

作者简介

阮義忠

1950年出生於台灣省宜蘭縣,23歲開始攝影,出版《人與土地》、《台北謠言》、《四季》及《告別二十世紀》等十本攝影集。論著《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被視為海峽兩岸的攝影教育啟蒙書,所創辦的《攝影家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雜誌被譽爲攝影史上最具人文精神的刊物之一。攝影作品被海內外重要機構展出及收藏,規模最大的是2009年廣東美術館為其舉辦的個展〈一個時代、一本雜誌、一個人── 阮義忠 • 轉捩點〉。現為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及佛教慈濟基金會志工。

目录信息

序言 老天給的禮物
迷你小學的升旗典禮
美濃,回家的小孩
憶浣衣圖與二位友人
埔里的兩兄弟
都蘭的蔗香
二龍村的井田
澳花的三代同洗
品出輸的甘味
大地遊戲與口琴舞
鹿港的午餐
永靖的好德之家
雙雙對對的身影
桃源村的過客
車城的海角幾號
比利良的最後人家
會回來的才讓它離巢
恆春放牛的祖孫
多納的夜明珠
月光下的好故事
血緣與親情
深山小學的算術課
心有靈犀一點通
告別童年
勞動 The Labor
頭社的米真香
消失的風景
花生田的樂章
播種與傳承
山的另一邊
西螺的惜福老人
布農族的床頭話
流籠裡的農夫
墾丁農場的孤單女工
風櫃的蒙面女
水垵的鸚鵡魚
及鏡的天地
藺草的清香
農婦的雕像
被愛串起的一家子
鳳梨田的背影
二水鄉的十字路口
碧侯村的濃煙
賽嘉村民的笑容
蘭嶼的包袱
攝影就像雙面鏡
紅葉的一家四代
蘆洲的滄海桑田
信仰 The Faith
北港的媽祖信徒
蘇厝的陸上行舟
攝影與信仰
美濃的伯公壇
旗津的酬神戲
蘭嶼的白日夢
蘭嶼的頭髮舞
在武界祈禱
多納天主教的小孩
關廟的把關老婦
多納的哺乳圖
廟祝與小孩的對弈
比利良的桂冠
在利稻懺悔
安平古堡的擺渡
看守員與詩人
裸身與真誠
舉手宣誓或去煞儀式
農夫與稻草人
漸行漸遠的朋友
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歸宿 The Home
靈魂的肖像
美而險的景與色
夢中夢
這世人和下輩子
人生饗宴
祖母和孫女的答案
永遠的老師
頭城竹器匠
空蕩的告別式現場
永浴愛河的人瑞
走入未知的旅程
光陰流逝中的光影
長白山上的日落與日出
台上台下都是戲
有葬禮和沒有葬禮的死亡
離家或是返鄉途中
孩子,你記不記得?
走回童年之路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落地北京,阮义忠做的第一件事,是为一个女孩的“礼物”签名题字。 事情源于4月17日中午的一条微博。一名女孩分享了旅途中的一段小插曲:她带着阮义忠的新书《人与土地》坐上火车,邻座的农民工将书借去,入神地看了两个多钟头。见他如此着迷,下火车时,女孩主动将书送给了身...  

评分

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成了不变的永恒。摄影者最大的挑战在于:感动的当下也是创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须极度敏感与机灵。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的最后一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评分

写照:吾乡与吾民 评《人与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民走进了城市,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而乡思、乡愁随之而生,成为了每一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生的很重要的感情寄托。这种寄托经常是对于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对于那个成...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影像的温度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似《台北谣言》,有时觉得有图像就足够了。觉得台版的排版更优,一幅影像一篇文字。

评分

在诚品粗浅地看了一遍,好几次被感动的或哭或笑,人与土地的联系是如此动人

评分

四十年前台灣原住民的鄉土與人情。文字稍遜,影像更佳。對要拍什麼可以拍什麼有了點思考。

评分

不能更嗲,照片慑人,文字灵透。

评分

照片的确不错,文字慢慢读也有一点味道,但感觉还差点什么。最不能忍的是中缝经常破坏一张照片的叙事重心,弄得那张照片根本就不能看啊有木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