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哈塞尔(Sven Hassel)
1917年生于丹麦,14岁加入国家商船队。1936年在丹麦国家军队里服役。退役后,面临失业,随后便加入德国军队,“二战”期间,除了北非战场以外,他几乎在所有战场前线血战过。先后负伤八次,辗转于苏、美、英、丹监狱,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军营的黑暗,也就是在那时,他开始了这一系列“二战史诗”的创作。
《被诅咒的军团》内容简介:一些被纳粹关在集中营里的犯人,在苏德对抗期间成为刑营特训的战士。他们蒙受不白之冤,遭受非人虐待,接受魔鬼般残酷的训练,最后组编成一个6000人的嗜血军团被送往前线,加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东线战争。主人公斯文厌恶战争,做了逃兵,邂逅了美丽的少女伊娃,结果却被盖世太保抓住,两人分别被判刑并被关入炼狱般的集中营。在那里,斯文目睹了众多狱友的悲惨遭遇。为了减刑,狱友们纷纷报名去执行拆弹任务,许多人尸骨无存。斯文最终被送进刑营,接受难以描述的残酷训练。训练后生还的人被送往前线,从此出生入死,与枪炮为伍。在前线,斯文遇到患难与共的战友,“老大叔”、帝奇、汉斯和波尔塔。在战争期间,他们团结一致,与苏联士兵奋勇厮杀,与凶残的指挥者周旋。可怕的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无辜的人被卷入战争,成为刽子手和炮灰,没有人敢奢望还会有明天。
海报:
一直想看一本亲历战争的人写的二战战争实录,付款时以为是一本详细描述着经典战例的同时不乏英雄事迹煽情的书,不曾想翻开的是一个散发着混合着血腥、尸臭和硝烟的味道,贯穿着不屈不挠的爱情、患难与共的友情,以千万人的生命与灵魂为献祭的诅咒。如果以一本战史小说来看,这...
评分哪怕是战场,关怀、文明和人道依然存在《被诅咒的兵团》书评 一个“经历了比死亡更恐怖的活着”的人,愿意把那些所经历过的残酷事实写成小说,相当于将那段痛苦回忆再次亲身经历了一遍,何其勇敢,又为了什么目的? 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向他致敬了。 鲁迅说过:...
评分在豆瓣看到新出版的军事小说,果断到当当买下来,一套七本,可看完第一本就不想再看后面的了。 本以为是部描写战争的小说,却发现这只是斯文的个人传记罢了。人物出场太过唐突,人物关系描写太少,想到一个人,直接就出场了,没有过度,没有介绍。 书中写了作者一部分的经历,...
评分看完这本书一个月后我看了电影《狂怒》,惊人的发现其中的相似。一样是五人的坦克小组,经历着痛苦与磨难、人性被摧残、信仰被质疑、人生无方向,最终以死亡来结束一切。没有看到任何希望,战争带来的,只有绝望。悲惨,悲惨,悲惨!惨不忍睹!
五年了,我不断的暗示自己我肯定读不下这种书,果然,最近想着趁年底清理一下书柜,再一次翻开没想到还是读不下去……可怕,一个人的思想一旦被固化,从此生活方方面面看待问题就只有那一个角度(趋利避害成了社会大同,私以为趋利就像温水煮青蛙,倘若你不给自己主动找害的机会,日后有可能会酿成大祸),从此人被定性,生活质量也就只达到这个高度,所谓30已死80岁才埋,恐怕我属于20已死80才埋那类……如果想要挣脱现在的自己,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只能跳出现在的圈子(然而还是很无力啊),认识新的人接触新的事物之类的顶多算是活水,源头在我的脑子里
评分乱飞的子弹,带血的断臂残肢体,一群被现实逼疯的大兵,只想活着回家……
评分休憩221st,有此书西线无战事二十二军规一类均可不必读也,士兵生存史已是绝佳主线,有猛料如后期德军党卫军火拼,如苏军女兵营性nue德军俘虏;有温情如护士医院缱绻,前线两军误信希特勒死讯的短暂联欢期;有幽默如叫做斯大林习惯了穿制服喝伏特加的猫;更有一个普通人从军后对杀戮的免疫力丧失乃至游戏化;有见到的无数惨烈的死亡屠戮与毁灭;甚至还有大后方视为生存意义的妻子被自己正捍卫的国家虐杀的黑色惨剧幽默,这本书包含了太多东西,有西线无战事式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也有二十二军规式的黑色幽默,就像波尔塔说的,我们的故事,是怎么写也写不完的。我知道这套书有七本,但读完这本,感觉不再写也可以,写一万本也没错。这种震撼与阵营有关,也有超脱阵营的反战之心涌动,坏和平也比好战争强,而且强很多
评分喉结直接翻成亚当的苹果,也是醉了。
评分作为一本军事小说,结构不甚严谨,人物刻画也不突出。所幸的是苏军劝降的宣传语、战俘的待遇、士兵的精神崩溃等这些小细节因为真实而触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