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这部《彷徨少年时》描写了少年辛克莱追求自我的艰难历程。全篇以黑塞标志性的抒情笔调写就,是一部描述贯彻真正自我过程的、探索自我命运的心理小说,可以说是黑塞纪念碑式的名作。
『序:寓意解经法[1]』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部小说为什么如此神棍以及如此中二,那是因为《德米安》只是看起来像是“少年辛克莱之烦恼”的样子而已,实质上却是更加接近于传道书或者福音书,或是记述圣人的行传;为什么披上青春小说(或者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轻小说罢)的外衣呢——因...
评分有一说认为,人从外到内分三层:physique(身体)、mind(思想)、spirit(精神,或说得玄乎点,“灵”)。大多数小说似乎主要是探索mind,但黑塞是个例,专注spirit多年(当然,由于这部《彷徨少年时》是他比较早期的作品,spirit探索得还不够成熟,到《荒原狼》时期,就流畅...
评分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
评分文/文小妖 “鸟奋力冲破蛋壳。这颗蛋是这个世界。若想出生,就得摧毁一个世界。”韩剧《制作人》里Cindy拿着《德米安》(又名《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林倩苇译本)一书中铅笔勾画的这句话问白承灿何意时?白承灿是这样解释的,“这是可以称之为人类普遍特性的懦弱、懒惰、惧...
评分看了《制作人》才知道的一本书,剧中白承灿睡前一定要看的一本书,果然不是一般的书~ 这是一本神秘却真实有理的书。想起年少时自己也经历的彷徨自省的过程,诚实听循内心的声音寻找自我应该是个一生持续的过程。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最后是否又是真的认...
黑塞的作品怎么总是一股子传道士的味道。翻译很一般啊。和《月亮和六便士》同年出版。
评分看完,我的什么东西萌动了。再看一遍。
评分最近黑塞深度中毒中。玩兒策略玩兒解構玩兒故事的百轉千回通通黯然失色,純剖析內心世界就徒手建立一個國。幾乎沒任何現實感卻牽引你心中萬般腦溝回暗流翻湧。他的主題是找到內心的自我便是生而為人的宿命使命。連看幾本都沒有膩,確實高妙!
评分中早期水平总算回归了。读到最后两页止不住哭起来,实在受不了,马克斯不要走啊混蛋!故事发生于一战前至一战始,而出版是在一战后,我在想一战前后人类的思想困顿到底到了何种程度呢?其中的发问即便是对当今世界又有何不妥?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在与黑塞始终在进行一种自我实现的探索,可以在行文中看到新精神分析学派对黑塞的影响,对梦境的描写就是最好的例证。除此之外,黑塞大大不愧是浪漫主义最后的守门人,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描摹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当然最吸引我的不是主角辛克莱的心灵成长,而是马克斯的指引,这个独立、坚毅、神秘甚至带有中性色彩的角色象征着主角成长历程中的阵痛、迷茫、破壳与诞生的命运共同体,他的出场不多,但却始终注视着推动着主角自我构建的实现。
评分那些年少时心中难以言说的疑惑和好奇,也许会因为找不到出口变成愤怒与敌意,却也会因为找到温暖的依靠而变成美梦和喜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