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困愁城

民困愁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作者:甯應斌
出品人:
页数:3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9-4
价格:NT$37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867356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现代性
  • 何春蕤
  • 精神分析
  • 社会学
  • 甯應斌
  • 現代性
  • 文化批评
  • 民困愁城
  • 社会困境
  • 城市贫困
  • 民生问题
  • 现实主义
  • 困境描写
  • 社会观察
  • 人性探讨
  • 基层生活
  • 社会现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的知識-政治主旨可表達如下:本書揭示公共世界與私人生活的互相關連,因此談論經濟、政治、資本等議題時不能不論及性、情緒、個性(自戀)文化等等之作用,反之亦然。然而本書同時也指出:公與私無法彼此完全相通──本書在探討憂鬱症時很清楚地顯示:社會壓迫與客觀的現代動力固然是憂鬱症的成因條件,但是仍有個人身體、家庭關係與生命史的偶然因素。這些不能被納入公共的偶然,雖然屬於私密領域,不能被社會完全建構或被政治方案改造,但是卻又有十足的政治蘊涵,可以用來說明那些企圖「透過公共集體努力來改造偶然私密」的政治路線之不可行,例如保守的傳統主義者、女性主義、禁慾左派的路線等(不論是反變態、反色情、反不文明)。同樣的,因為這些無法被社會建構與公共努力所掌握的偶然因素作祟,(壞)情緒無法完全納入社會的理性管理,相反的,社會控制與情感理性化的企圖反而持續產生不適當或沒來由的情緒,易言之,某些情緒管理反而帶來無法管理的情緒。

一言以敝之,本書指出:「情感的理性化」與「獸性的文明化」均有其限度,故而「道德進步」亦有其限度。

本書是處理情感現代性與情緒疾病的學術論著,對流行的進步觀念與批判成見提出質疑。本書同時也解釋了當代思潮與批判理論的許多基本觀念與學術常識,部份章節可供對社會運動有研究興趣的學生閱讀,還有部份章節也適合對情緒哲學有興趣的哲學學生。

本書從批判理論與情緒哲學這兩種取向探究心理疾病與社會的關連,延續著性政治對公∕私區分的辯證,主張被視為私密的情感情緒應該是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核心範疇,而且公共無法窮盡私密的意義,社會與心理之間存在著斷裂縫隙。本書指出了(西方)現代性的黑暗面,認為高舉文明現代、政治正確的道德進步主義,看似與道德保守主義對立,其實兩者所構成的新道德主義是當代新自由主義的側翼。

作者简介

甯應斌

國立台灣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哲學博士。曾參與《島嶼邊緣》雜誌、「重裝RESET」網路雜誌、「皮繩愉虐邦」,主持「國際邊緣」、「性解放」等網站。著有《賣淫的倫理學探究》、《性無須道德:性倫理與性批判》、《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性工作與現代性》。

何春蕤

國立台灣中央大學「文學與文化研究」講座教授暨性∕別研究室召集人,曾任中央大學英文系系主任、文化研究學會第四屆理事長。著作及編纂專書二十餘冊,包括《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性心情:治療與解放的新性學報告》、《性工作研究》、《跨性別》、《色情無價》等。

目录信息


導論──情感的現代性與現代性的情感
第一節 本書的理論脈絡:社會批判理論與情感建構論(情緒哲學)
第二節 現代反思與理性化
第三節 現代性的反思乃是隨附著情感的反思
第四節 情感的現代性:情感爆炸
第五節 現代性的情感
第六節 本書的弱社會建構論與弱認知主義立場
第七節 憂鬱症與現代性批判
第八節 民困愁城:憂鬱症與現代性的黑暗面
第九節 沒來由的情緒:情緒的認知主義建構論與「情緒管理」
上篇──民困愁城:憂鬱症與現代性的黑暗面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社會批判理論應面對people(人∕民)in trouble(困∕愁):Reich的啟發
第三章 對心理疾病與精神醫療的社會批判:社會控制的虛構?還是社會疾病的真實?
第四章 為何∕如何從瘋狂轉向憂鬱?
第五章 現代性的黑暗面
第六章 憂鬱症的心理∕社會∕生理∕建構解釋模式〈附錄一〉
第七章 弗洛伊德論憂鬱症與自戀〈附錄二〉
第八章 Lasch論自戀文化與家庭變遷〈附錄三〉
第九章 Reich in Trouble〈附錄四〉
下篇──沒來由的情緒:情緒的認知主義建構論與「情緒管理」
第十章 情緒管理、認知主義、建構論
第十一章 傳統的非認知理論
第十二章 認知主義︰Solomon
第十三章 認知主義的問題:沒有(特定)對象的情緒
第十四章 認知主義的其他「沒來由情緒」問題:情緒與其對象的「不一致」
第十五章 四種「沒來由的情緒」對認知主義的挑戰
第十六章 de Sousa對沒來由情緒的解決之道
第十七章 情緒的(弱)社會建構論與認知主義的結合
第十八章 認知主義建構論如何解釋沒來由的情緒
第十九章 沒來由情緒的社會因素與情緒管理
第二十章 建構論的倫理問題與情緒管理
結語
引用書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是竖着印的就好了……从情绪到心理疾病再到现代性一条线串了起来。非常有趣的书,行文流畅、立场鲜明、核心明确却能涉猎宽广。虽然很多地方都有点唠叨,并且尚浅,像是导论而缺乏必要的论证(导致很多地方像是阴谋论),但是作者也承认这本书的目的并不在彼。

评分

一点废话没有

评分

最近在报志愿,要不要报这两位大师的研究所呢...看着书架上那本看完了然后一点想不起来里面在说什么的《民困愁城》,果然还是算了....

评分

從哲學出發看憂鬱症, 很有趣.

评分

上篇是何春蕤谈忧郁症,作为取代了精神分裂的时代病征,何也从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与时俱进到吉登斯和Lasch,基本结论是高度反思性的现代社会要求更加精细地驯化爱欲,因而促成了大量自恋人格者的忧郁症乃至躁郁症。下篇甯应斌谈情绪管理,从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入手,举出各种“没来由的情绪”作为反证,然而其解释还是建构主义的,只是将其归结为更大背景的现代化进程。甯不愧是哲学出身,梳理情绪哲学史的路子很正,处处衔接西方哲学基本命题。何着眼实践,倡导“汗淋淋的身体解放”,然而解放到何处,“新主体性”如何形成并无说法。归根结底,两位作者的困境还是来自他们已经意识到的学术殖民,“民困愁城”是否仅仅来自现代化的黑暗面?人的基本存在焦虑和中国社会的特殊脉络被置而不论,得出的答案自然也就似是而非。饶是如此,还是大有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