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朝政日非,危机四伏,偏安东北一隅的建州女真势力逐渐发展壮大,从明朝东北边庭的一个小部落,逐渐发展为可以与大明帝国分庭抗力的后金政权,进而八旗铁骑一举入关,定鼎中原,又逐一扫灭了南明的各个小朝廷,建立起大清帝国。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明与清爆发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本书就是讲述明末清初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揭示明清两个政权在统治上的治乱兴衰。作者以生动的小说笔法、严谨的学术思维,全景式地再现了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战争历程。本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系统、最完整地描述明清战争史的专著。
孙文良(1933—1995),辽宁辽阳人,历任辽宁大学历史系主任、教务长,辽宁省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出版有《清太宗全传》(合著)、《乾隆帝》(合著)、《明清人物》、《中国官制史》、及《满族崛起与明清兴亡》十余部著作,主编《满族大辞典》、《清史稿辞典》等,发表论文150余篇。
李治亭,1942年生,山东莒南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历任副所长、所长等职,兼任吉林省史学会副会长。现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特聘专家。长期致力于清史研究,兼及明史与东北地方史研究,出版有《吴三桂大传》、《清康乾盛世》、《中国漕运史》等,主编《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关东文化大辞典》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在明与清之间,曾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前后交锋百余次,最终江山易手。从大的战役来说,就有萨尔浒之战、铁岭争夺战、辽沈大战、宁远之战、松山之战等,明朝末期几乎所有名将都曾与清军战斗过,明朝倾全国之力,却始终不能取胜,反而一再在命运对赌中败下阵来,可以说,是...
评分为人粗鄙,知识浅薄。明清史集,大概看过一些,关于明清战争描述如此详尽,这是在下所读第一本了。史事惟一,然诸家学说,总有差异,乃至相悖。可见治史之难,一在求真,二在中正。阅罢掩卷,不过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呐!
评分非常全民的著作,明清战争全局全貌。不过书本有少许遗憾。第一个遗憾松锦战役没有清方伤亡具体数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历史资料不足而不写。第二个遗憾是没有写个附录清台战争,就写到缅甸抓桂王。第三个遗憾是书本总是从政治和军事战术方面写,不知道经济如何?为什么会出现农...
评分为人粗鄙,知识浅薄。明清史集,大概看过一些,关于明清战争描述如此详尽,这是在下所读第一本了。史事惟一,然诸家学说,总有差异,乃至相悖。可见治史之难,一在求真,二在中正。阅罢掩卷,不过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呐!
评分非常全民的著作,明清战争全局全貌。不过书本有少许遗憾。第一个遗憾松锦战役没有清方伤亡具体数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历史资料不足而不写。第二个遗憾是没有写个附录清台战争,就写到缅甸抓桂王。第三个遗憾是书本总是从政治和军事战术方面写,不知道经济如何?为什么会出现农...
又是一本集大成之作。作者煞费苦心的把明末帝国与后金政权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系统总结起来,填补了这一段战争史的空白。功劳日后见。只是对于我个人口味来说,这本书很一般,除了史实,我对语言的要求有些高,尤其是刚看完李洁非的书,再看这本,就觉得作者的文笔基本处于小学生水平。
评分史料很全,史料辨别不足,没法算军事史一流著作
评分史料严谨,记录全面
评分比阎崇年水平高,叙事颇为详细,入门可以,南明部分比较薄弱,可以对比顾诚的著作。国内军事史研究基本还是传统做法,少了些军事理论分析与实地路线考察,技术含量较低,文人做军事一向如此,纸上谈兵多一些,不过有关明朝火器使用的局限性分析很精准。观看明亡清兴这段历史,大概可以了解什么是日薄西山,什么是外强中干,另外了解此段历史的人也绝不会对崇祯有任何同情。自萨尔浒以后,后金步步蚕食明朝这个庞然大物,而明朝几无还手之力,充其量也就是在城战中勉强抵御成功,但进攻战则近乎完败,在此袁崇焕的意义也就凸现出来了,不管是否可以称为一代名将,但在当时确实算是出类拔萃的了,而明末的环境就是淘汰所有的能臣干吏,这是大明也是中国历史的悲哀。第九章辽东沿海争夺战,作者对于毛文龙的评价与袁崇焕的失误,颇为中肯。 @2019-07-07 18:
评分这书也是有点知识的明粉皇汉愿意推荐的,也是,看了点明清战争资料的明粉皇汉都知道明军战绩是多么地搓,除了窝在被子里意淫的皇汉不愿正面现实,不过这书吹捧袁崇焕那垃圾干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