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作者序
第一部分 战后的重建(1945—1950年)
一 混乱和绝望
二 混乱的背后
生产资料 工人 战争的破坏 投资 阻碍 资本和劳动力 美国和英国 日本和德国 意大利和法国 国际关系 先进国家之间的关系 殖民地 与苏联的关系
三 大国政策
山姆大叔一心为己 对欧洲和日本的援助 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 美国的占领政策 约瑟夫大叔的控制 人民民主 捷克的情况 东方和西方
四 最初的两年
投资和工资 日本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五 马歇尔援助计划:美国改变方针
欧洲发生了危机吗? 美国的经济问题 美国的劳工 马歇尔计划是怎样实施的
六 欧洲和日本的新转折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德国 英国 总结
七 走向繁荣
美国的衰退 1949年的贬值 朝鲜战争时的高涨 投资与繁荣
第二部分 大繁荣(1950-1974年)
八 黄金时代
工人和生产资料 利润 利润的份额和利润率 生产与实现 工资 工资为什么上升? 出口 政府支出 投资 日本的经济奇迹
九 是一个新的、已被驾驭的资本主义吗?
福利国家 西德的共同决定 法国的经济计划工作 日本的产业政策 结论
十 美国统治地位的黯然失色
国际垄断寡头 美国经济的回降 国内的低积累 国外投资 美国获利 维持美元的代价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十一 过度的积累
工人阶级的发展 60年代晚期的充分就业问题 紧张的劳动力市场 积累与对劳动力的需求 利润受压 生产率的增长 产品工资 国际竞争 利润率的下降 纳税后利润 工人是否得到好处
十二 经济过热
过度积累的形成 罢工浪潮和工资激增 意大利的热秋 1968年5月 紧缩与1970—1971年的衰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美元贬值 美国的竞争力与国际收支问题 1972—1973年的短暂繁荣 商品繁荣 谷物市场 一个时代的终结
十三 石油和1974年的大震荡
石油危机 大震荡 全面浮动 第三部分 形势在崩溃 1974年
第三部分 形势在崩溃(1974年)
十四 失业剧增
失业 就业结构 是谁丢掉了工作?
十五 失业与积累
新技术 实际工资 产量的停滞 应该资怪消费者吗? 或许应该责怪外国人吗? 或许是政府应该受到谴责? 投资和积累 利润 利润、资金和信心 积累和生产率 生活水平和通货膨胀
十六 国际关系
东方集团 不发达国家 石油生产国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债务 发达国家不平衡的发展 国际货币 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
十七 资本家和工人
退却中的工人 仿效日本 改组中的劳动
十八 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
修辞 政治经济学 实际的方案 紧缩性货币政策 摧毁福利事业 减税 私营化和放松管制 打击工会 军国主义 政策见效吗
十九 左翼的抉择
充分就业的障碍 就业 工资 产业民主 产业政策 结论
二十 未来展望
附录
A 数据说明
B 资料来源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