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踪迹》、《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中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外还收录了朱自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散文。这些文章有的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有的包含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思想丰富深厚,风格朴实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满含真情实感。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1919年2月出版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战爆发后,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不幸逝世,年仅50岁。
离开家乡前两个月,我就一直在坚持:我要独自坐火车上大学。尽管父母对我百般的不放心。但在一意孤行的我看来,这是一种表现自己真正长大的方式兼仪式。 以往和父亲外出时,总是候车提前两三个小时,反复确认候车室是否正确,总是提前做好万全准备甚至连路线都必需精确到每一个...
评分 评分 评分很多好文章,真是需要人长大了、经了事了才能懂,才能感同身受。 当初学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读了也背了,怎么也没弄明白这文章到底好在哪里,觉得事情说的琐碎,都是平铺直叙,不要说华美辞藻了,连句有深意有哲理的句子都没有,懵懵懂懂的学完也就过去了。 今天,自...
评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吟母亲的诗文很多,相比之下,赞颂父亲的篇章却是很少。慈母严父像是一个定理模式,多年不变。在治理教育下一代时大多数是母亲唱红脸,父亲唱黑脸。母爱如水,润物细无声,像杨柳风,吹面不寒。父爱像山,巍峨稳重,像树遮...
当做休闲读物来看的,还是《荷塘月色》最见功力,悼亡散文《给亡妇》催人泪下。
评分<匆匆>感叹时光,<春>是活泼,<荷塘月色>是静谧,<背影>是伟大的父爱。之前在课本里看到不觉得,现在重读才发现其中之美。
评分如果不是因为朱鸿宇娶了另一房姨太太,就不会因为老家的姨太太闹,而在48岁就失去了徐州烟草局长的美差,也不会因此潦倒,更不会有这篇文章。少年儿子眼中的父亲和别人眼中的人总是有所差别的。不可不信。
评分重读背影。现在才能感受到作者写篇文章是的真切感受。当时还是小屁孩的自己是没有读懂的。有些书,要经历了一些事才能读到最深的情感。那些年轻时的不以为然都成为了失去时疼痛的伤疤。
评分《背影》和《给亡妇》,小时候读到父亲翻上月台,只觉笨拙,如今再读满是心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