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篇首有 一个题为 “纳博科夫与《洛丽 塔》”的介绍(未标写作者的名字及写作日期。无前言,无附录。340页。24.4 万字。
《Lolita》。 如同译者所说:最要命的是情节的展开慢得出奇。 由于这个可爱少女的名字所被赋予的色情意味,一直对本书及相关电影心存“敬畏”。或者根本就是态度犹豫。 但当真下定决心去读之后,才发现道德评论家的荒唐。 哪里有海水火焰,分明平白得——你可以讲着上海话想象...
评分《Lolita》。 如同译者所说:最要命的是情节的展开慢得出奇。 由于这个可爱少女的名字所被赋予的色情意味,一直对本书及相关电影心存“敬畏”。或者根本就是态度犹豫。 但当真下定决心去读之后,才发现道德评论家的荒唐。 哪里有海水火焰,分明平白得——你可以讲着上海话想象...
评分我们身边有一种男人非常静,像室内盆景那样的一种静。我在大学念书时,学校图书馆的复印室里就有一个。那是个微微秃头的中年男人,瘦高,脸面干净,在光线幽暗的室内独自摆弄一台轧纸机。 他的眼睛漆黑而清亮,散发出深谷里不名植株的湿润气。我知道,那些炽烈如火的女人,遇到...
评分小时候总搞不懂为什么欧美人总跟对待孩童的性虐待过不去。十年前有部著名的影片叫《沉睡者》,讲的就是受虐待男童长大复仇的事,几个月前爆发了爱尔兰教会长期虐待男童的丑闻,后来好像也没什么结果。关于女童的例子也不少,在美国似乎尤其多。正面的例子也发生在西方传统里,...
评分《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小说包含“序言”和“正文”两部分。 正文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我”自称为“亨伯特·亨伯特”,1910年出生于巴黎,虽然母...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一部出色的关于乱伦和诱奸的小说竟然是高贵而迷人的,不得不说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纳博科夫重新构造了一个幻想、一个世界……
评分图书馆翻到的,国内公认最好的洛丽塔译本,依然烂到家。 在上面记了好多好多读书笔记,不想还了。。。
评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总感觉书中个别章节的叙述方式和节奏感有些怪怪的~不过纳博科夫有幽默细菌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哈哈~
评分高中图书馆借的,封面很丑。 变态的美感,无望的畸形的爱情,无奈的挣扎。书中的每个人都被困住了。
评分“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一部出色的关于乱伦和诱奸的小说竟然是高贵而迷人的,不得不说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纳博科夫重新构造了一个幻想、一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