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
湖南凤凰县人,1924年7月9日出生。受过小学至初中二年的教育。16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民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辑及美术学院教授。
写过诗、杂文、小说、剧本。
出版过画册、诗集、杂文集、木刻画集。
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开过个人画展。
大艺术家黄永玉眼中的大艺术家是什么样的呢?80岁的黄永玉老人在这本散文新作《比我老的老头》中,给我们讲了那些比他还老的老头的故事。在这本具有黄氏独特风格的书中,一代“鬼才”黄永玉用风趣且另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他相识的那些“比他老的老头”:钱钟书、沈从文、李可染、张乐平、林风眠、张伯驹、许麟庐、廖冰兄、郑可、陆志痒、余所亚、黄苗子……这些群星般闪亮的名字辉映了中国20世纪中后叶至21世纪的文化天空。
唉!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
——黄永玉
“文革”过了,我们下了三年乡又回到北京城了,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我和一些人被调到北京饭店去参加十八层新楼的美术工作。我没有画画的任务,只做了一些计划书的书面构想,比如哪一层会议室画些什么,摆什么,什么格式,请谁搞谁画最合适之类设想。也不一定按时上班。做具体工作的都是海内高手,我分内的工作也不怎么操心。
人老了一般不可爱,因为可爱不同于经验,经验可以日积月累,而可爱就如同牙齿,总是日渐消磨。孩童中十个有九个可爱,皆因未受环境荼毒之故。年纪渐长,社会的作用越大,一个人身上的可爱之处便越来越少。等到年老,许多得失固然看淡了,但也只是平和而已,远远说不上可爱。这...
评分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么一段话:说起“文化大革命”,过去了那么多年,排除了危难,你不能不说,“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戏剧。遗憾的是票价太贵。多少的光阴、生命、血、眼泪。 忽见一种风度,对历史的体谅。 就好像“汶川地震”后,死去的人固然无辜,幸存的人却...
评分在书架上抽出这本珍藏版的《比我老的老头》,为它简洁齐整的装帧、平滑优良的纸页;也为了我喜爱的现代作家沈从文。 在晃晃悠悠的公共汽车上开始阅读,车到时恰好阅读完老头对钱钟书与张乐平的回忆;回到房间继续读,一气读完。 不知道这个增订版同原版相比到底“增订”了些什...
评分“叔叔个子很高,有古铜色的皮肤。” 我小学二年级时这么写人。过了二十年,没有一点长进。而黄永玉爷爷写的《比我老的老头》,翻开封面就让我高山仰止。看看他写的叶浅予,张乐平: “这三个家伙长得都他妈的俊。叶浅予高大像匹马,还有撮翘翘胡子;张乐平的...
评分读黄永玉写钱钟书,写尘封在回忆里的琐碎杂事,是对老派人物的追思,是对回忆迫不及待的重整。我渐次明白对于岁月的流逝所产生的恐慌,原来是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必然出现的生命状态,就像年轻时总会有那么一段年少轻狂的青涩举止,以为非这么做不足以彰显年轻的价值。到了风烛残...
喜欢这个老头。
评分人死如灯灭,往事似青烟。
评分这些忧郁的碎屑。
评分喜欢这个老头。
评分人死如灯灭,往事似青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