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宝德,建筑师、建筑学家。1934年出生于中国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院长、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主要建筑作品包括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台南艺术学院、联合报系南园度假休闲中心等。并荣获2010年“第二届中国传媒建筑奖”的“杰出成就奖”。著有《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谈美》、《为建筑看相》、《建筑的精神向度》等。
全书共收入十封给青年建筑师的信,分 “建筑与梦想”、“空间能力”、“建筑与艺术”、“建筑与通识教育”、“建筑设计”、建筑的“现代与后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建筑家的爱心关怀”、“建筑行业”等十个方面。他在书中谈建筑的空间思考、探讨什么是具有“通识观”的建筑设计,探索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建筑内涵,以及个人风格与建筑传统之取舍,最后综论“建筑这一行”,提供建筑新人完整的建筑内在与外在视野。
作者提出“大乘的建筑观”,建议青年人以入世的精神从事建筑;他也提倡“雅俗共赏的建筑观”,即人文主义兼顾雅俗的美学态度,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完成建筑的社会任务。对于传统建筑,汉宝德主张“好的才保存”而非“保存就是好”,并不主张年轻建筑师太过投入传统建筑研究,恐怕青年建筑师因过于沉迷“记忆的价值”,而回不到创作的途径。
作者关于建筑、关于社会、关于建筑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不仅仅对于学习建筑的年轻人有所启迪,对于其他大众读者,也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我学到了: 建筑适合有创造性的、擅长横向思考的、热爱建筑的人,建筑师应该具有空间敏感度,建筑就是制造空间。 建筑师应该是艺术家。建筑的训练很广泛,建筑师可以进去任何与美相关的行业,可以进入设计领域,可以进入政商行业。 在自专业的学习中,注重通识精神。学建筑的,...
评分浅显易懂,就算是门外汉也能拿上手一读。 短短一个下午,就看完了。 真知灼见,结合实际。非常适合刚踏入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一读。 其实建筑是一样茫茫之路,这一路少不了些许迷茫,些许彷徨。 并非人们心中所想,毕业工作后的康庄大道。 年轻的朋友们,一腔热血勤珍重。
评分每次都抱着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心跑到图书馆的建筑学类书架前,看着满书架的空间语言、尺度、结构力学、水电灯光设计等等书,我又总是悠悠地抽出建筑水彩、室内效果图表现等等一系列不那么费大脑的书... ...诶,说好的认真学习呢???TAT 就是看不进去啊,没办法...
评分这样好的一本书,豆瓣没有书评实在可惜。我来斗胆一写。 —————————————— 建筑能承载多少?在江汉路上闲逛时,我总会想这个问题。看着道路两旁不时出现的洋行大楼,常感叹近百年的风云变迁就藏在它们的瓦缝参差中了。 读完这本小书,才发现,建筑的膂力...
评分每次都抱着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心跑到图书馆的建筑学类书架前,看着满书架的空间语言、尺度、结构力学、水电灯光设计等等书,我又总是悠悠地抽出建筑水彩、室内效果图表现等等一系列不那么费大脑的书... ...诶,说好的认真学习呢???TAT 就是看不进去啊,没办法...
最后一章道尽世故
评分建筑里包含的,除了艺术,生活,还有历史文化人性政治等等。它与电影,与音乐,与太多太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评分很谦逊博学的老者,读了第一封信,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给大四建筑狗答疑解惑了,相见恨晚。
评分不是鸡血,也不是鸡汤 勇敢地做梦,却豁达地接受一切遭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