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俄罗斯作家。生于西伯利亚。大学毕业后担任报社编辑。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7年他的成名作《为玛丽娅借钱》问世,1974年发表长篇小说《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获1997年苏联国家奖金。此外,《最后的期限》(1970)、《别了,马焦拉》(1976)等作品吼曾引起评论界的普遍关注。1985年出版的小说《火灾》于次年再次荣获苏联国家奖金,从而确立了他在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享誉世界文坛。
其它译名:《活下去,并且要记住》,《活着,可要记住》
這是一個幾句話便可概括的故事——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當兵的安德烈因為思念家鄉而從前線脫逃,藏匿在村子附近的人跡罕至之處,妻子納斯焦娜與其頻頻相會並有了身孕,最終事情敗露,安德烈仍不肯出面,妻子受人跟蹤,被逼上絕路,投河自盡。 安德烈作為一個...
评分我们何以求生,何以爱 赵月斌 1 没有悲怆和毁灭往往无以成奇文,伟大的作品往往是惨烈的、颠覆性的,写作者把人间大恸灌注到字里行间,不但刺痛了大地的神经,也让读者(观众)黯然自照,心生哀怜。这个世界悲惨太多,伤害不断,可是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我们更热衷于制...
评分按说在苏联怎么可能出现这样一本小说,主题是表现逃兵以及包庇他的妻子,虽然最终妻子死亡,但总归没有用批判的内容,这委实太不政治正确了。 但此次阅读之下,才觉得委实是太动人了。我记得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作品可以理解为表现二战时德军的入侵)在列宁格勒...
评分读书笔记36:活下去,并且要记住 在任何时期任何时候,逃兵都是要被严厉处罚的,何况又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所以书刚出来的时候,受到了批判,但是很快又受到了苏联各界的欢迎,74年开始连载,77年获得苏联国家文学奖。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苏联,英雄主义开始消退,人们更关注个...
评分按说在苏联怎么可能出现这样一本小说,主题是表现逃兵以及包庇他的妻子,虽然最终妻子死亡,但总归没有用批判的内容,这委实太不政治正确了。 但此次阅读之下,才觉得委实是太动人了。我记得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作品可以理解为表现二战时德军的入侵)在列宁格勒...
豆瓣评价这么少的书,还是第一次看
评分记下远离主旨的偏僻句子:“当你飞速疾驰时,绝不可突然急速向后转——那会粉身碎骨的。”
评分作为逃兵也许还让人同情,作为男人简直让人唾弃。我要是安德烈我早就一枪崩了自己。连懦夫都不如,你有什么资格要你女人生下你的孩子,为你蒙受耻辱,并且独自艰辛地抚养长大?好吧,这些先不说,最后一页你女人跳河你怎么不去救,或者怎么不立刻去死呢?莫非这本书就是为了恐吓苏联公民拒绝履行义务的下场吗?
评分豆瓣评价这么少的书,还是第一次看
评分作为逃兵也许还让人同情,作为男人简直让人唾弃。我要是安德烈我早就一枪崩了自己。连懦夫都不如,你有什么资格要你女人生下你的孩子,为你蒙受耻辱,并且独自艰辛地抚养长大?好吧,这些先不说,最后一页你女人跳河你怎么不去救,或者怎么不立刻去死呢?莫非这本书就是为了恐吓苏联公民拒绝履行义务的下场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