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产业的人

有产业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英] 约翰·高尔斯华绥
出品人:
页数:325
译者:中森
出版时间:2013-2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3310734
丛书系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
图书标签:
  • 外国文学
  • 小说
  • 英国文学
  • 高尔斯华绥
  • 诺贝尔文学奖
  • 英国
  • 文学
  • 诺奖
  • 产业
  • 经济
  • 创业
  • 发展
  • 实务
  • 管理
  • 投资
  • 商业
  • 实践
  • 职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高尔斯华绥的经典作品。书中所描写的福尔赛世家正处于由兴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福尔赛一家是金融家、交易所经纪人、拥有房地产或者股票的资产阶级,他们对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对衣食住行、家庭关系,对殖民地、不列颠帝国等都形成了本质上相同的看法,这就是书中所讲的“福尔赛精神”,它的主要特征是“紧抓住财产不放,不管是老婆,还是房子,还是金钱,还是名誉”。小说对资产者作了犀利的讽刺,是最能体现高尔斯华绥进步思想和艺术手法的现实主义杰作。

作者简介

约翰•高尔斯华绥,一位多产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几乎每年写一部小说和一部剧本。他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他的小说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笔自然流畅,故事情节跌宕有致。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1
老乔里恩家的“庆典” 2
老乔里恩去歌剧院 22
斯威森家的晚宴 39
房子的规划 55
一个福尔赛家庭 66
细说詹姆斯 74
老乔里恩的过失 84
房子的平面图 93
安姑母逝世 102
第二部分 111
建造房子 112
琼的晚宴 120
与斯威森同行 128
詹姆斯亲自去看房 140
索米斯和波辛尼之间的通信 151
老乔里恩去动物园 166
蒂莫西家的午后 172
罗杰家的舞会 185
在里士满的夜晚 194
福尔赛的特征 205
波辛尼获得假释 214
琼拜访客人 220
房子完工 229
索米斯坐在楼梯上 237
第三部分 243
玛坎德太太的证据 244
公园之夜 256
植物园的幽会 261
地狱之旅 275
审判 285
索米斯说出消息 293
琼的胜利 304
波辛尼之死 312
艾琳回家 32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是20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三杰之一J.高尔斯华绥的名作,意在辛辣讽刺盛极而衰的资产阶级。看了本书的介绍,我便对书中所描写的资产阶级典型家族的丑恶嘴脸持持续厌恶态度,感觉这书不会让我快乐。也许这是因为我是个无产阶级吧,阶级的差别是永远存在的,是会造成格...  

评分

本书是20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三杰之一J.高尔斯华绥的名作,意在辛辣讽刺盛极而衰的资产阶级。看了本书的介绍,我便对书中所描写的资产阶级典型家族的丑恶嘴脸持持续厌恶态度,感觉这书不会让我快乐。也许这是因为我是个无产阶级吧,阶级的差别是永远存在的,是会造成格...  

评分

在那个残夏,年届八五的老乔里恩终于坐在树荫下垂了头。陪着他一道离去的是他的等待和那只跛脚小狗的呜咽。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美好的等待。 菲力说,老乔里恩是能欣赏这世界的美丽的。所以,伊琳也怜惜着他。老乔里恩是如此幸福得离开。因为他离开的时候做着福...  

评分

本书是20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三杰之一J.高尔斯华绥的名作,意在辛辣讽刺盛极而衰的资产阶级。看了本书的介绍,我便对书中所描写的资产阶级典型家族的丑恶嘴脸持持续厌恶态度,感觉这书不会让我快乐。也许这是因为我是个无产阶级吧,阶级的差别是永远存在的,是会造成格...  

评分

在那个残夏,年届八五的老乔里恩终于坐在树荫下垂了头。陪着他一道离去的是他的等待和那只跛脚小狗的呜咽。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美好的等待。 菲力说,老乔里恩是能欣赏这世界的美丽的。所以,伊琳也怜惜着他。老乔里恩是如此幸福得离开。因为他离开的时候做着福...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的比较潦草,细节描述和心理描述太多,对于我这种爱看故事情节的人来说有些累。小说里面没有一个人是讨喜的,都有值得同情和可恶的地方。作者对于有些情节的展现手法与之前读的书都不同,这一点很新鲜。但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这么有影响力,应该还是它背后的讽刺和现实意义,有产业的人对自己物质和所认为的精神财产的强烈保护和占有欲,却只是时代背景下必然产物,要说最后的悲剧,那也是时代酿造的悲剧。

评分

读的比较潦草,细节描述和心理描述太多,对于我这种爱看故事情节的人来说有些累。小说里面没有一个人是讨喜的,都有值得同情和可恶的地方。作者对于有些情节的展现手法与之前读的书都不同,这一点很新鲜。但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这么有影响力,应该还是它背后的讽刺和现实意义,有产业的人对自己物质和所认为的精神财产的强烈保护和占有欲,却只是时代背景下必然产物,要说最后的悲剧,那也是时代酿造的悲剧。

评分

人物刻画其实不够饱满 but还是好的

评分

最近读的一些边边角角的“名著”中,高尔斯华绥名气固然很大,《有产业的人》也是其代表作,但阅读体验很差。他布了一个很大的局,却讲了一个小故事,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小故事,仿佛你建了一座大机场,每天却只有两个航班起降。他东一处,西一处的摆放、点缀,却不能把它们合众连横起来推动故事。他笔下带着挖苦,但我读起来,这些被挖苦的对象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谈嫌的。唯一可以称道的是,他所展示的大英帝国盛衰交接的过程中,那些贵族、“有产业的人”的群像及其生活方式,让我们可以领略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生活。与同期的哈代、狄更斯相比,高尔斯华绥无疑是过誉了。

评分

100年前英国中产阶级对‘产业’的观念即使在放在现在的中国背景下还是很鲜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