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反犹史

德国反犹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克劳斯·费舍尔
出品人:
页数:536
译者:钱坤
出版时间:2007-4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45232
丛书系列:汉译精品·文化生活
图书标签:
  • 历史
  • 德国
  • 德国反犹史
  • 犹太
  • 德国史
  • 政治
  • 二战
  • 费舍尔
  • 德国历史
  • 反犹主义
  • 犹太人
  • 纳粹德国
  • 种族主义
  • 二战
  • 大屠杀
  • 迫害
  • 社会歧视
  • 政治迫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继《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费舍尔追朔了从中世纪以来德国文化中的反犹现象,及其在基督教、仇外性、生物人种学等多方面的历史渊源……费舍尔对于一手材料及二手材料的融合可谓驾轻就熟,他能够将各种文学题材糅进一部非凡的学术著作中。

作者简介

克劳斯·费舍尔(1942- )著有《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恐犹症的兴起:强迫症的进化历程
意识形态的错觉和疯狂的仇恨
对犹太人憎恨的多样性:西方的看法
中世纪的基督徒和犹太人
迁徙和被迫隔离
教化和解放
民族独立运动时期的犹太人以及欧洲的种族歧视
第二章 德国人和犹太人,1700—1871
犹太人问题即德国人问题
解放运动时期的德国人和犹太人
犹太人对解放运动的反应
第三章 第二帝国中的德国人和犹太人
一个混杂的社会体系:第二帝国,1871—1914
大众的国有化
种族主义的崇高声望及种族偏见
第四章 病态排犹主义的兴起。1918—1933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恐犹症的积聚
纳粹恐犹症的兴起
阿道夫·希特勒的恐犹症
第五章 魏玛时期的德国人和犹太人
德国基础的裂痕
犹太灵魂的分裂:同化,自我定位,自我憎十艮
犹太人对恐犹症的反应
魏玛时期的恐犹症究竟有多猖狂?
第六章 纳粹种族政府
种族和政治
纳粹党卫军:独裁统治和种族灭绝的工具
第七章 新纳粹种族政府里的犹太人,1933—1939
无组织的暴动时期,1933—1935
犹太人的最初反应
谬见加快了扩散的步伐:纽伦堡种族法律
外国的侵略、绥靖政策、大屠杀和战争,1938—1939
第八章 大屠杀的序幕:从安乐死到种族清洗
浩大的种族净化拉开序幕:安乐死
在东部进行种族清洗的理论及其实施
大毁灭的等候室:犹太居住区里的犹太集中营
德国犹太人的毁灭
第九章 恐犹症的结果:大屠杀
集体屠杀的计划
政府指使的谋杀:集体枪杀和毒气攻击
犯罪者:普通德国民众?
通往极端邪恶的殊途同归路
第十章 战争与和平中的德国人和大屠杀
“我们不知道也就无能为力”的说法
从集体罪行到集体抑制
受抑制事物的卷土重来
新统一的德国国内的墙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开篇作者就首先立意——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是极为特别,但不能也不应该将其单列在历史的一端。对其理解极端化的结果不仅是对德国及其民族本身的特殊化,也会造成对历史本身理解的偏差。作者显然不想让犹太人大屠杀“独一无二化”。 那么到底如何去理解大屠杀...  

评分

苛刻、极端、神经质。。。哦,天呐!!!不了解的都来看看吧,以前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有人居然崇拜他。。。你们龌龊的有点离谱。  

评分

对德意志民族的历史来说,纳粹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曾经在哲学、音乐、宗教等多个领域辉煌过的国家,同时也出现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悲剧,这是为什么?而对这一问题的追问也遭遇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其实这种困境也是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会面临的解释上的摇摆不定,类如法国大...  

评分

正如兄弟说的,说是我没有看懂《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片子。其实对于这部片子的评论,我个人是非常的比较中肯的。因为犹太人杀犹太人指的是希特勒老爷自己对于本身所谓那种隐藏的犹太本性的恐惧以至于要致600万犹太人于死地。应该说费舍尔先生这本书对于我的以前的一些感想,或者...  

评分

我真心地同意这个观点。如果费舍尔在书中所陈述的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话,没有人有理由否认这一点。无可置疑的是普通德国民众心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恐犹症,这是历史的产物,更是欧洲人所共有的偏见,但德国人不是最糟的。德国民众在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们有同情,...  

用户评价

评分

想要买来珍藏,颇具功力的书和翻译

评分

粗糙,堆积,无从表象剥开的本事,没有从排犹现象再往下追究,仅仅是犹太人谋害基督这一点是不足信的。一样有涉及民族性段落,比如法国和德国对犹太人的接纳。几点非常值得深思,一,大多数德国人战后才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二,一直到格拉斯开始写作时大多数德国人依然相信希特勒是唯一的领袖——而这是一个政党极为分裂,按照斯宾格勒的说法,昨天还受宠的人明天就下台的国度。三,就是和文革一样,六十年代时期的富裕阶层对那种军国主义支配的向往。四是这种彻头彻尾的支配,“共同分享民族的传奇和英勇”,这种精神里对死亡光荣理想的强烈迷恋。四,就是希特勒本人可疑的身份,他其实有那么点像福柯所说的声名狼藉者。

评分

略读

评分

几年前读的,都快忘完了

评分

任何足以“彪炳”史册的事件都不会是偶然以及空前绝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