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雪莱济慈抒情诗精选集》是在诗歌愈见迷离的今天,我们要高规格推出一本诗集。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是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而拜伦、雪莱、济慈更是其中翘楚。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穆旦的诗歌被推崇为“白话以来最值得阅读的”。穆旦的翻译因为是“诗人译诗”,更被推崇为绝对的权威译本。选编精良,中英文对照,填补市场空白。
王小波在谈到穆旦先生译作时曾说:“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关于本书]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是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而拜伦、雪莱、济慈更是其中翘楚。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仍是任何一位文学爱好者、尤其是西方文学爱好者、诗歌爱好者的必读。三位诗人的共同点是卓越的文思和早逝的宿命。拜伦36岁,雪莱30岁,济慈26岁。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过于凝练的生命,才使诗意爆发得愈加蓬勃。
诗人生命的传奇、坎坷无疑会让让读者的爱戴更浓厚、长久。
穆旦也是如此。
出身于海宁望族,和金庸先生为堂兄弟。11岁开始写诗;17岁入清华大学;20岁参加校护卫队,随校转移昆明,亲历了“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步行3500里,历时68天;22岁执教西南联大;24岁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几度在生命的边界穿梭;27岁任《新报》主编;31岁赴美留学;33岁毕业,毅然归国要报效祖国;两年的短暂平静后,是长达十余年的迫害,直至生命终结。
苦难对于中国人而言,不算特别。特别的是穆旦的坚韧、不息。天堂、地狱般的生活反差没有让他沉沦、弃世,近距离体会过死亡的穆旦对生命的解读和掌控绝非常人可比。虽然二十多岁已经享有桂冠诗人的称号、被诗坛瞩目,但当诗歌创作不得不终止时,穆旦拿起了译诗的笔。在白日身心饱受摧残后,暗夜里他竟然还能从容创作。18年间,穆旦翻译、出版的诗集数量可观,尤其是《唐璜》和《普希金诗选》的完成令人感佩。前者体现的是穆旦的超人毅力,后者则是赤子之心——命运的不公并不能减退穆旦的爱国热情,为了国家的需要,他自学了俄语。
钻石总会闪烁。继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诗坛对穆旦的推崇后,沉寂了四十年,八十年代人们再度发现了穆旦。重新发现后的热情更是浓烈。
穆旦的诗歌被推崇为“白话以来最值得阅读的”。穆旦的翻译因为是“诗人译诗”,更被推崇为绝对的权威译本。而且,也确实没有其他译者一个人翻译出拜伦、雪莱、济慈,让三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在同样的把握下体现鲜明。
本书的特别:
选编精良:是由专家选编,所选作品都是最被读者关注的诗篇。
中英文对照:是国内首次推出的中英对照版本。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体会诗意,而且能吸引英文学习者购买,满足多层次需要。
填补市场空白:首次单独结集出版。
西方诗人的感情更为强烈,更为直接,其实就我而言更能接受东方诗人含蓄的歌颂,而关于歌颂自然的部分还是更为感同身受的,并且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跟我的理解力相关无几,而跟诗人驾驭事物与想象的能力息息相关,雪莱关于歌颂自然的诗歌是我更为喜欢的,那生动的比喻,不进...
评分诗人穆旦(本名查良铮),对翻译文学的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名字。我看过他大多数的译著,语言的敏感,精准与优雅,直指人心,不啻是中国诗歌翻译史上的丰碑。穆旦先生“使用现代的语言达到旧诗的简洁”(周钰良语),使得那些可爱的诗篇像个小丛林:甜蜜的词...
评分请问现在这个绿皮的书还有吗,穆旦翻译的,在书店和网上都没有了啊,都是现在挺花的那个皮的,这两本之间有什么区别啊,我看了《穆斯林的葬礼》,里面多次提到拜伦,就想看看他的诗,我就想买一本那个绿皮的,怎么办呢?
评分 评分书很好可是为啥这么贵呢? 不厚的书,装的确实不错,内容就不多说了,可是这价格我觉得真的满贵的啊~~ 我想买纯英文的,可惜找不到. 因为一买了中英文对照的,懒蛋们就会读中文,且思维被固定,读不出英文的感觉了呀.
有时间再读~
评分更喜欢雪莱。
评分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评分还是原文有味道
评分人常说艺术无国界,但诗歌也许是对语言要求最苛刻的艺术形式了。以前读过的译文诗缺乏原作的灵魂,而行文也不通韵律。所幸穆旦先生在意境和表达追求了一个接近完美的平衡。他将雪莱拜伦济慈不同的诗韵都传达给了读者。如果拜伦是俊,那么雪莱就是雅,而济慈是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