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重要的选集之一。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纂辑者冯梦龙。
“三言”总收小说一百二十篇,每书四十卷,每卷一篇。这是冯梦龙从大量家藏古今通俗小说中“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精选出来的。这部《古今小说》是“三言”中《喻世明言)的初版本。传本《古今小说》扉页有书铺天许斋的题识,其中说:“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云。”且在本书目录之前,也题“古今小说一刻”。足证“三言”的刊刻是有计划的工作,全部完成的时间应在最后一书《醒世恒言》刊行的天启七年(1627)。
《古今小说》所收篇什多经冯梦龙润色乃至改写,有的篇章已被证实就是他的创作。这些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珍品,它们属于萌发于唐,盛兴于宋的民间艺人讲说故事(说话)的底本,是那时代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即文学史上的“话本”。如果比较一下记录得较为原初(更本色或粗略)的《清平山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三言”所选诸篇已是艺术上完全成熟的通俗白话小说了。因为它们是经过文人加工、创作的话本样式的文学佳作,得到首先是广大读者的喜爱;因为它们把文学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领文坛风骚,于是文学史家给“三言”类型的作品命名为“拟话本”。冯梦龙以及凌濛初就是拟话本的两大家,而冯氏成就尚出于凌氏之右。其不可没的功绩就在于对前代通俗小说进行了一次具有总结性质的甄选、整理和润色加工,并且付梓刊布于世。他把这些原本的璞玉碾琢得更加熠熠生辉、炫人心目;他以市井百姓的人情好恶、伦理是非为标准去演说古今故事,为中国文学的滔滔长河注入了一脉喷涌的清泉。
迄今之研究者于“三言”多从小说历史和其主题内容的社会价值去挖掘阐释,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对小说之为文学样式的另一本质属性的艺术的研讨,相比之下确乎下力太少了。究其原因之一,恐怕是语言的隔阂了。“三言”用的是明以前的“迩言”(俚语),对于今人当然有许多费解之处。于是就须扫除障碍,下一番校注的功夫。
这部(古今小说)是许政扬先生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校注的,至今流传三十五年,被学界公认为定本,是他对读书界一大贡献。
许政扬先生(1925—1966),浙江海宁硖石人。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后执教于南开大学。致力古典小说、戏曲研究,学问功力渊博深湛,远胜常流。文化大革命初被迫害致死,年仅四十一岁。(古今小说)校注之外,遗著编为《许政扬文存》。
近来无事乱翻书,读了本闲书《喻世恒言》。还记得高中语文或是历史课本中提过此书的历史地位,评价颇高,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鞭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等等,导致我在看书之前对它期待还蛮大,认为是一本严肃著作。没想到…… 根本就是一部通俗小故事大什锦嘛!《喻世恒言》是...
评分 评分最先是在张德芬的书中看到了该书的推介,后来看到朋友在微信圈里分享。非常畅销的一本书,以至于有的作者仿效了书名,内容却大打折扣。 作者是一名杂物管理咨询师,估计只有日本这样的岛国,非常重视空间利用率的国家,才会盛行类似的职业吧,国内真没听说过。 书中谈到这样的...
评分明清小说中,《红楼梦》居榜首一般无异议。剩下的再排座次就困难了。不知道何年何月哪位仁兄搞了个四大名著,来得突兀,莫名其妙。而且,貌似四大名著的最初来源就是冯梦龙老先生: 李渔曾在为 醉 田井 堂 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
评分赫·乔·威尔斯《当代小说》:在我看来,宣传一词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是为某个党派、教会或者某种学说服务的。”然而,现在这个词的含义已变得非常宽泛,泛指一种方式,即用口头、文字或者广告等形式,一再重复,以期说服别人相信,你在事物的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活着美与丑...
购于西单图书大厦。
评分故事会古代版,通篇道德说教,都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天日昭昭、人心灼灼。闲来一读,自得其乐。
评分小说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其中只是故事,没有太多油水在里面,小时候,读起来,很害怕,看到故事里的人和事情,总是担心在我身上发生,但是总是觉得故事是虚构的,不会发生
评分好看好看极了!几个月来看的名著最先看完的居然是它!无论遣词造句还是故事情节都好吸引人。P.S.现代人的道德理想都去哪了?!
评分购于西单图书大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