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奥斯伍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瑞典美术史家、哲学博士。1879年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毕业。190l一1903年,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助理。1908m1925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美术史教授,从事西洋近代美术史研究。1928--1945年,在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负责管理绘画和雕刻。1916、1917和1918年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讲学。曾予1920、1921、1930、1934、1935和1954、1956年先后五次访问中国。1930年成为芬兰科学院院士。1956年首次获得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关于西洋美术的主要著作有:《达·芬奇》(Leonar— do da Vinci,1916年),《乔托及其门徒》(Giotto and Some of his Follo— wets,1917年),《美术纲要》(Essentials in Art,1920年)等。1918年在日本讲学和1920年旅居中国时,开始密切关注东方美术。1924m1925年,在巴黎展出个人收藏的东方艺术品。对中国古代艺术十分热爱,并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方面主要著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1924年),《中国雕刻》(Chinese Sculpture,1925年),《北京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 of Peking,1926年);《中国绘画史》(Histo一 ire de art anciens,1929m1930年);《中国花园》(Gardens of China,1949年)等。这些著作在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1966年6月26日逝世,享年八十七岁。(许永全)
根据1924年伦敦第一版(限量印刷800部)译出 周谷城、侯仁之序 附42幅照片
原书汇集了109张照片和五十张由中国艺术家(未提名字)绘制的老北京城门建筑图。毛边本(边缘未裁齐),在国内北图善本阅览室里有一本。
北大侯仁之先生手里也有一本,曾有学生在侯先生的课上翻过,侯先生对其爱不释手。
说到北京,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记得小时候考试,关于北京,最顺嘴的正确答案就是,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是一个神秘、古老而又美丽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高耸的大楼,闪...
评分近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一卷,其中谈到史前中国的诸多文明中已有壕沟和城墙的出现,前者防豺狼野兽,后者防外敌入侵。城墙的出现,是冷兵器时代的遗存,在中国还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的背景。在大一统的盛清,后者的意义丧失,所以康熙帝会废长城,而前者的坚固...
评分 评分据本书勒口介绍: 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本书正是这次考察的精华集锦。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原名《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首版于1926年。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
评分物哀:墙垣之美 ——读《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有感 ...
sigh
评分文笔优美,记录翔实。唯图片被弃用太多。
评分民国初年的北京城,城垣惨遭破坏,墙皮漆层脱落,瓮城因为京汉铁路而荡然无存。作者力图考证每一段城墙和墩口初建以及修葺时代,呐喊这种改建是对古城门的美和特色的极端漠视,以及鉴赏力和建筑美学观念的贫乏。张勋复辟的弹孔仍清晰可见,也许他不明白,这才刚刚开始
评分让人愉悦的不仅是北京的城墙,还有作者对此的温情与敬意。
评分感性的抒情与理性的考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