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治学

读书与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1910-1917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30年代时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时期出任中国驻美大使。1946―1949年任北大校长。1957―1962年为台弯“中央研究院”院长。

“五四”时期的胡适是首创文学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也是提倡白话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主将;同时他还是白话新诗的首写者,他的新诗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将西方自由思想和东方儒家意识结合得较好者,也当首推胡适。他或许不能算作创造型的思想家,就天赋与气魄而言,他都称不上巨人。但他是个可以将东西方文明打通的学者,并且能将本是矛盾的、非一致的学说,嫁接到一起,形成一种崭新的传统,这是难得的。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社会的变迁,多少含有胡适的精神遗绪。至少,他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思路,不求虚妄的实证精神,对纠正近半个世纪的左倾思潮,意义是重大的。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胡适
出品人:
页数:39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0282
丛书系列: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胡适 
  • 读书 
  • 文学 
  • 读书与治学 
  • 学习 
  • 随笔 
  • 中学图书馆文库 
  • 读书方法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学图书馆文库:读书与治学》从胡适一生丰富的论著、讲演和书信中撷取文章三十余篇,专谈青年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治学,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欧阳哲生教授汇编,分为“怎样读书”、“漫谈教学”、“确立志趣”、“训练思想”、“治理国学”、“论学书简”六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胡适先生的文字留到今天依然可以从书中看到解决许多现有问题的方法,包括读书、做事、做人。 可经过这么多年,那么些问题还是存在,一方面看得人大快人心,我甚是觉得高兴因为似乎有一条思想上的出路,认识上的修正以及解惑,另一方面是觉得问题还依然存在,当下中国...  

评分

评分

这本书比《容忍与自由》更丰富,份量更重。谈读书的部分文章略有重合,但是谈治学部分可谓洋洋大观。读书一要精,二要博。治学则是从态度到方法,从内容到途径,适之先生这个“观点狂生”的观点真是量大类广质优。很多观点就是放到现在对于读书也是适用的。所选文章部分是作者...  

评分

胡适先生的文字留到今天依然可以从书中看到解决许多现有问题的方法,包括读书、做事、做人。 可经过这么多年,那么些问题还是存在,一方面看得人大快人心,我甚是觉得高兴因为似乎有一条思想上的出路,认识上的修正以及解惑,另一方面是觉得问题还依然存在,当下中国...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非常扎实的一本小册子!这本书的行文与胡适本人的学术著作迥异,像一个亲切的过来之人,肺腑而真挚地叙述教学和阅读之道,实用并深刻。从中窥视到民国时期的文化,对于一个中学生的要求,感觉高于当今一名年轻的编辑。读书力、勘校之学的指导和借鉴,专业非常。其中不仅涉及到阅读的范畴,以文史为积淀,并扩充到政治、经济、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并且揭示了年轻人本身在学问的岔路口,应该尽量减少功利,而听从本心这一深刻试用于任何时代的言论。总之,这本书的各部分感觉十分受用,发愿倾心阅读这套“中学图书馆文库”。

评分

一本很快可以看完的集子,却反映了民国大师级学者的读书治学精神.许多小小的确是非常好的习惯,可以供我们学习.

评分

第一卷先生对读书的观点,一为精,一为博,有借鉴价值;以及第三卷先生对毕业生的一些忠告和感言也较有体会;后面几卷,无太大共鸣

评分

挑着读的,一些考据学的和古文的部分没有读,主要学习读书的部分,胡先生说得好,能读书才能多读书。

评分

一看到北大二字就肝儿颤。老一辈的学者还是有情怀的,只是面对他们的期盼,在媒体爆炸的时候成长起来的我总是深感无力。谁会放弃电视电影漫画购物去按照他们那样的期盼去读古书啊。唉,臣妾做不到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