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男,美国“垮掉派”作家,1891年12月26日。
代表作自传性三部曲:《 北回归线 》(1934年)、《黑色的春天》(1936年)、《南回归线》(1939年)。
由于有许多露骨的性描写,所以很多出版社都予以拒绝,称为淫秽禁书。这三部作品后于法国面世。直到1961年才被解禁。被六十年代的反正统文学运动者称作“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1930—1939年生活在法国,因此对欧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他不仅立足于美国,还立足于欧洲。他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者。他的作品洞察力十分有深度,实际的创作也非常卓越。得到许多名家的称赞。当然也存在非议。一生穷困潦倒,怀才不遇,自称“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有一部关于“亨利•米勒”生平的电影,叫做《亨利和琼》(港译名《情迷六月花》)。
亨利·米勒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最初发表的自传性三部曲《北回归线》(1934)、《黑色的春天》(1936)、《南回归线》(1939)都是先在法国面世的。由于他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所以他最初在英语国家默默无闻。许多人把亨利·米勒看做专写“淫秽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都无法在美国公开发表。后经过长期努力,美国终于在1961年对《北回归线》解禁,允许它在国内公开发表。两年以后它又得以在英国公开发表。随着对他其余作品的解禁,亨利·米勒的名字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变得家喻户晓,他被6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参加者们奉为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北回归线》是米勒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此书以回忆录的形式写就,米勒在书中追忆他同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在巴黎度过的一段日子,旨在通过诸如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超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夸张、变形生活细节描写揭示人性,探究青年人如何在特定环境中将自己造就成艺术家这一传统西方文学主题。
《北回归线》一开篇,亨利米勒就口出狂言:“这本书是对人格的污蔑、诽谤、中伤。”这句精彩的自我评论,旋即令一帮人望而却步,只留他的同类津津有味地继续读下去。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我窝在床上读了几乎整整一天,边往后翻边回头重温刚读到的某个念念不忘的句子,...
评分他的书我第一次看,是在大三或大四(88-90年)在台北公馆金石堂书店翻阅的。我只看了一两页,浏览几句。 很多年后,00~10年间透过网络买了这本,也就是我当年在书店翻阅的这个版本。听说绝版了,那就来试着买一下,想拥有它。这次我还是只读了一两页,大概是前言或第一章。 我...
评分如果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筛选影响他日后职业的因素的话,那么对巴尼•罗塞特,我想这几点是至关重要的:1922年出生,父亲是银行家,迷恋亨利•米勒的小说。 因为出身于一个中产家庭,罗塞特有几乎被父亲送进一所思想极其自由的学校。 在那里,罗塞特出版了油印杂志《反对...
评分北回归线 2012-11-28 08:44:25 我想理解它。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而在现实世界无法达到平衡,那么偶尔的辱骂或者抨击我是可以接受,并愿意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或者读者。 因为独立思考挺难的,但是深入思考则更难。 北回归线看似散漫的写作,其实小说里总是透露出一些...
评分北回归线 2012-11-28 08:44:25 我想理解它。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而在现实世界无法达到平衡,那么偶尔的辱骂或者抨击我是可以接受,并愿意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或者读者。 因为独立思考挺难的,但是深入思考则更难。 北回归线看似散漫的写作,其实小说里总是透露出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