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奥•科塔萨尔
(1914-1984)
阿根廷作家,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短篇小说大师。1951年移居法国,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员。1963年以长篇小说《跳房子》震惊文坛,同时著有多部短篇小说集、诗集、一部研究济慈的专著,以及若干文体上难以归类的作品。他热爱爵士乐,曾一度支持古巴革命。《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是其最有趣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作品。
“每当想到科塔萨尔的名字,”《西语美洲文学史》的作者奥维耶多说,“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是:‘fascinante(迷人的)’。”
范晔
七十年代生,西班牙语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译有《百年孤独》、《万火归一》,以及西班牙和拉美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数种,收录于《纸上的伊比利亚》、《镜中的孤独迷宫》二书中。
题记:《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的书末,译者范晔写到:“当年西班牙诗人加西亚· 洛尔迦曾被问及《梦游人谣曲》的开头是什么意思,他答到:‘就是这个意思。以及其他很多意思。’”“这个意思,以及其他很多意思”用在科塔萨尔身上,何其贴切。迷人的幽默、疯狂的想象、...
评分题记:《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的书末,译者范晔写到:“当年西班牙诗人加西亚· 洛尔迦曾被问及《梦游人谣曲》的开头是什么意思,他答到:‘就是这个意思。以及其他很多意思。’”“这个意思,以及其他很多意思”用在科塔萨尔身上,何其贴切。迷人的幽默、疯狂的想象、...
评分 评分1951年的某天晚上,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剧院听音乐会,突然间脑中冒出一些名叫克罗诺皮奥的人物,这是克罗诺皮奥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出现,十一年后,也就是1962年,48岁的科塔萨尔出版了《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更多关于克...
评分1951年的某天晚上,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剧院听音乐会,突然间脑中冒出一些名叫克罗诺皮奥的人物,这是克罗诺皮奥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出现,十一年后,也就是1962年,48岁的科塔萨尔出版了《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更多关于克...
光英译就读了3遍了。。
评分things
评分英译版还多一篇~
评分光英译就读了3遍了。。
评分光英译就读了3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