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民间传说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
2011-05-03 20:58:42 来自: 伽蘭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是要从前人的笔墨中寻求心智上的提升?还是欣赏那些大诗人、词章作者的才华文采?因想到明日便是新文化运动纪念日,又因手边在读《三国》,趁着微醺,惹闹一番。 在Google上搜索五四运动,看到一段...
评分2011-05-03 20:58:42 来自: 伽蘭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是要从前人的笔墨中寻求心智上的提升?还是欣赏那些大诗人、词章作者的才华文采?因想到明日便是新文化运动纪念日,又因手边在读《三国》,趁着微醺,惹闹一番。 在Google上搜索五四运动,看到一段...
评分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是要从前人的笔墨中寻求心智上的提升?还是欣赏那些大诗人、词章作者的才华文采?因想到明日便是新文化运动纪念日,又因手边在读《三国》,趁着微醺,惹闹一番。 在Google上搜索五四运动,看到一段有趣闲文: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
评分2011-05-03 20:58:42 来自: 伽蘭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是要从前人的笔墨中寻求心智上的提升?还是欣赏那些大诗人、词章作者的才华文采?因想到明日便是新文化运动纪念日,又因手边在读《三国》,趁着微醺,惹闹一番。 在Google上搜索五四运动,看到一段...
评分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是要从前人的笔墨中寻求心智上的提升?还是欣赏那些大诗人、词章作者的才华文采?因想到明日便是新文化运动纪念日,又因手边在读《三国》,趁着微醺,惹闹一番。 在Google上搜索五四运动,看到一段有趣闲文: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
诸葛亮,前期神乎其神,后来却计谋都失败——这就是北京人说的,先吹得呜呜嚷呜嚷的,再摔得瘪唧瘪唧的。因为源于评话,所以有很多民间流行的情节设计:差一点,曹操经常差一点被抓到;喝酒,是最常用的情节转折办法;进谏,是失败发生前必不可少的设计,但决策者就死活不听;神鬼等糟粕占了很多篇幅。
评分刘备这个形象被塑造得光芒万丈,后来的施耐庵塑造的宋江跟刘备有很多地方颇有些相像,但是三国跟水浒哪个成书较早呢?似乎没有一个定论。中国的好多历史在元明都这么模糊,真是遗憾。
评分《三国演义》中,几乎每战必有伏兵,必有劫寨,又多设空寨以备之者。又每饮宴,无一不埋伏刀斧手。这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 诸葛亮器重姜维,实际上姜维掌兵权时,与魏交战,岂止无甚胜绩,简直毫无章法,亦无常识,更无战略眼光,且内不能取信于后主,外不能立功于战场,损兵折将,终致败亡。我观此人,远不及魏延。诸葛亮不用魏延,只因知道魏延并非真心服他。但说魏延谋反,则毫无依据。从南郡至南郑,已过多年,若早有反心,岂待今日?所谓反者,纯属诸葛亮处心积虑诱之于反、迫之于反而已。 诸葛一门,出仕三国,皆掌机要,所谓三顾,设计以待而已。水镜先生即其掮客。 钟会、邓艾灭蜀,旋即先后遇祸。成天下之大功,又能如何?反遭大忌。
评分谁能想到我最喜欢的诗是曹操的《短歌行》,谁能想到我最佩服的人是诸葛亮,能够辅助三朝真的很了不起了。
评分不愧是名著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