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1927-1996年):著名历史学家,四川荣县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治学领域广阔,涉及近现代中外历史和史学理论,晚年以率先在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开拓性研究而知名于海内外,有《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多种著作传世。
罗老在书中提到和辨析的一些关键词,对于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 比如,“近代与现代”(西方、日本和中国理论体系中的辨析),“现代、现代化和现代性及(衍生的现代性的种种变化形态)”、“传统与现代”、“启蒙与文艺复兴”…… 以下是本书序言: 以下是丛书书目,...
评分 评分罗老在书中提到和辨析的一些关键词,对于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 比如,“近代与现代”(西方、日本和中国理论体系中的辨析),“现代、现代化和现代性及(衍生的现代性的种种变化形态)”、“传统与现代”、“启蒙与文艺复兴”…… 以下是本书序言: 以下是丛书书目,...
评分罗荣渠先生将本书取名为“现代化新论”,一个“新”字突出了本书的核心价值,其表现我认为有4点:1.提出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以生产力标准替代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否定了单线理论。2.从宏观历史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
评分罗老在书中提到和辨析的一些关键词,对于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 比如,“近代与现代”(西方、日本和中国理论体系中的辨析),“现代、现代化和现代性及(衍生的现代性的种种变化形态)”、“传统与现代”、“启蒙与文艺复兴”…… 以下是本书序言: 以下是丛书书目,...
综述性的书,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宏观理论,我更倾向于微观的案例分析
评分一元多线的现代化范式 宏观史学观
评分现代化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内源性与外源性现代化;从生产力发展的宏大视角展示了世界现代化进城。 硬伤不少,内容陈旧。
评分综述性的书,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宏观理论,我更倾向于微观的案例分析
评分马克思视角下的历史分析,从理论纵览到世界进程再到中国近代发展,史料密集,老生常谈。要点如下:现代化有经济、历史、文化等多重含义。(P9-15)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从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全球化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就是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发达工业国家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P17)所谓“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有关“现代化”问题的各种不同学派的理论的统称。(P3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