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2004年),她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本书是苏珊·桑塔格生平第二本重要的文论集,是对于《反对阐释》所研究的主题的一种延伸,内容涉及电影、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她关于色情文学作品的分析。本书秉承了桑塔格一贯的风格,视角犀利敏锐、见解别具一格。
或许可以这么说: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仿佛置身于一盘棋局,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一个或胜或负的终点。但是这场棋局的隐喻不是对弈,不是黑白,不是胜负。它意味着,每一步棋,都是对“可能性”的耗费和摧毁,因为每一步都在把上一步的概率与随机转化成必然。现代社会的病症之一...
评分印象最深的是北岛写的苏珊•桑塔格。那是一次酒会上,桑塔格一进门,立即成了众人的中心,“闪光灯追赶着黑发中的一绺绺白发”。对这个细节印象尤为深刻是因为时隔一年我又读到了桑塔格年轻时候的样子,她刚下飞机,“围着羊皮领,身着仿鹿皮短裙,足蹬靴子。她摘下蓝镜片的...
评分言说泛滥、文字成灾的今天,我们需要静默的美感。这是约翰•伯格和苏珊•桑塔格分别在《抵抗的群体》和《激进意志的样式》两本书中要讲的。虽然一个讲可见背后的不可见,一个讲有声背后的无声,但二人殊途同归,都是谈艺术,基于人生情趣和严肃感的艺术。都在试图言说真实...
评分或许可以这么说: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仿佛置身于一盘棋局,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一个或胜或负的终点。但是这场棋局的隐喻不是对弈,不是黑白,不是胜负。它意味着,每一步棋,都是对“可能性”的耗费和摧毁,因为每一步都在把上一步的概率与随机转化成必然。现代社会的病症之一...
评分作为一个作家,最关注的就是世界,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动向。但是,在这个媒体发达的时代,似乎什么都能被记者抢先一步。所以,作家们更多的要从中抽丝剥茧,看看能在人的心里面找到些什么。来创造“灵性”——用苏珊的话来说,灵性即是力图解决人类生存中痛苦的结构性矛盾,力图...
建议同约翰·伯格的《抵抗的群体》一起读!
评分深刻。
评分四星半吧. <靜默之美學>和<色情之想像>這二篇非常不錯.
评分书很好,翻译很...
评分苏珊·桑塔格攻击过Leni Riefenstah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