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的杂文集。季先生以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谈了对人生的看法。季先生书中所谈,涉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怎样看待个人命运、怎样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礼貌、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毁誉、怎样对待压力、什么是孝道、怎样认识老年、长寿之道、怎样看待衣着款式、什么是人的素质等问题,论说活泼、生动、道理深刻。
我在想,如果让我来谈一下人生,我会怎么说呢?开始觉得很茫然,之后,细细地琢磨,觉得人生的具体体现也许就是每个人的观念,由观念而有行为,观念和行为便组成了一个一个的人生。而这个观念和行为在人的一生当中,有些是你所坚定信仰的;有些是模糊的,模糊的东西,随着你的...
评分情绪有低谷,最近有些迷茫。 本来很有信念的我,却有些勇气脱离本体了。 所以买来这本书来看。 通常想不清楚的时候,还是看看人家是怎么想的再说。 通常心情低落的时候,还是看些真实存在的东西比较好。 季老说,这本书,至少是实话。 看了一点,很直白,很简单。 但是看的不多...
评分我在想,如果让我来谈一下人生,我会怎么说呢?开始觉得很茫然,之后,细细地琢磨,觉得人生的具体体现也许就是每个人的观念,由观念而有行为,观念和行为便组成了一个一个的人生。而这个观念和行为在人的一生当中,有些是你所坚定信仰的;有些是模糊的,模糊的东西,随着你的...
评分独立的文章,每一篇篇幅都不很长。很普通的人生道理说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喜欢季老的人生态度。
评分说实话也许对这位大师级人物有点不敬,但也许最简单的普世价值与道理才是这位大师在这本书里要阐述的目的所在吧,我看了全是过去了解的东西,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新意,应该算温故罢了。
评分人吃饭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评分还是老季
评分通读。以前看过他的《赋得永久的悔》,印象不错。季老以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来谈人生当之无愧,值得一读,后小半流于主旋律,或是应景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