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真草案:
本书据中研院线上目,其底本乃清同治七年(1868)广东书局版(不包含附录多种),而艺文并未註明。不知中研院著录者何由而知。此本与武英殿本、书前提要经初步比对,均有不同,与中华书局整理本亦不同。於当年我为吾师沛公助理时,尝向师尊请益,亦未详其门径,不知其中消长流传如何,甚堪为四库提要研究之题目也。或许已有先进对此有所解答,恕真拙陋,乃未及一睹焉。
早期台湾翻印古书,如杨家骆先生所率之世界书局,及艺文、广文等,乃其大宗。然详细註明底本版本出处者却甚尟,实是可惜。以诸目录学大家及大出版家而对此未著一辞,甚不便於后学。每得一书,均须再经比勘,方能确切知悉也。而又有甚者,尝拍摄广文书局所印翁方纲《经义考补正》一书,方发现其竟将版心下方之粤雅堂字样挖去,要不此书流传不广,且有现存伍崇曜氏粤雅堂本可对,则殊难知其源委矣。真所见者,似乎大陆翻印台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亦有此病。书贾心态,或其苦衷,实难谅诸后人。
唯网上似甚罕见此本。真所知四库提要之武英殿本及书前提要两种,均已有扫描整理者。武英殿本附於臺湾商务印书馆景印发行之文渊阁四库全书内前几册,有迪志文化及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整理本,而国学数典亦有不少大德孜孜於耕耘,用惠世人。而书前提要,则於迪志文化所出之全文检索版内已具,且可检索,甚为便捷。唯书商所售,所费不貲。绝非一般莘莘学子之可办者。今多於图书馆用之,或少数豪绅购以矜人者。
弄了本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繁体无标点,逐步阅读校正中。文本從《四庫全書》光盤中提取,原光盤有一處嚴重錯誤: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古今考一卷續古今考三十七卷》後大半及《潁川語小二卷》前小半之提要,誤爲《揮麈前錄四卷後錄十一卷第三錄三卷餘話二卷》後大半...
评分四庫本因有各類的改竄,一向不為學界看重,但四庫的總目提要卻是做得十分精當。魯迅先生當年難得地為老友的孩子開出讀書的書單,其中就有四庫提要。 四庫之首經部之首易類之首為《子夏易傳》,凡十一卷,內府藏本,舊本題「卜子夏撰」。此目提要中有兩處可注意。一處,案語云:...
评分考证丰富,旁征博引,对于全面了解和专门研究古代中国典籍十分有用。不过有很多地方歌功颂德,近于阿谀。有的地方则因人废书,用现代眼光看销毁了很多材料。 十三经注疏的颁布和四库全书的编撰,实际上使清代学人走进了一条考据的死胡同。 春秋繁露后对于三传的评论有意思 <诸...
评分以前见过四库全书,但是没有想到怎么读它,毕竟东西太多了,但是读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到现在看的典籍还很少,总觉得缺少很多东西。前段时间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为学十六法》,里面提到一点就是对目录学有一定的理解和基础,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就是...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