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

文明的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世纪出版社
作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出品人:
页数:616
译者:薛绚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CNY 7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563394
丛书系列:新世纪文库·历史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环境史
  • 社会史
  • 文明史
  • 文化史
  • 人类学
  • 不同的地域,多样化的文明
  • 薛绚
  • 文明
  • 力量
  • 历史
  • 发展
  • 人类
  • 智慧
  • 传承
  • 社会
  • 进步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奇特的文明史,也是一本充满新意的文明史。作者的注目焦点不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明史,而是生态环境。

作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以风、雨、气温、地形、洋流、纬度、海陆比例等元素为依据,将人类文明分成九大类型十七种生存实境,细数历史上人与环境的各种可能。区别于其他书籍,本书具有深刻的内涵,作者独树一帜,文字引人深思。文明的高下是可以评断的,不过我们应该自我警惕,避免套用过去染上特定意识形态的社会发展度量表,而应该以社会如何与环境互动为依据,替文明化的成果打成绩。在作者新颖的历史架构之下,“文明”不等于“进步”,人类文化不能自外于自然环境。作者陈列在我们眼前的不只是文明的影像,还有文明兴起与枯朽带来的问题,令人目不暇接。

作者简介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知名历史学者,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环境史教授,塔夫斯大学西班牙史教授,家喻户晓的BBC 节目主持人。共有十多本着作,已翻译成二十二种语言,包括《文明的力量》、《真实、真相、真理》、《改变世界的观念》等。他有关海洋与殖民史的著作为他赢得不少荣誉,包括1997年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凯氏奖章和1999年的约翰·卡特·布朗奖章。各书评媒体对他赞誉不断,《文学评论》 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历史学家之一,《纽约时报》也将他比拟吉本、汤因比、布劳岱尔等历史学大师。

目录信息

自 序I
导 论 文明欲:多种文明与单一文明1
上 册
第一卷 荒原:荒漠、冻原、冰
第一章 冰的主宰:栖居冰的世界与冻原3
欧洲冰河时代•北斯堪的纳维亚•亚洲冻原•北极区美洲•格陵兰
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适应与反适应23
北美洲西南•秘鲁北部•撒哈拉•戈壁•卡拉哈里
第二卷 草叶集:不可耕作的草原
第三章 刮风:北美草原与茂密的稀树草原57
大平原•非洲稀树草原•萨赫勒沙漠之边
第四章 文明的康庄大道:欧亚大陆草原83
中亚•蒙古•俄罗斯
第三卷 下雨:热带低地与后冰河期森林的文明
第五章 原始林:后冰河期的温带林区109
滥伐森林的事例•美国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北美温带森林•欧洲
第六章 黑暗之心:热带低地139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岛•奥尔梅克心脏地带•亚马孙下游流域•低地区玛雅•高棉谷地•贝宁城
第四卷 发亮的泥地:渐渐干燥的气候里的冲积土
第七章 荒凉平坦的沙地:误导人的近东案例173
恰尔尚巴冲积平原•约旦河谷•苏美尔与埃及
第八章 鞋与稻米:超越发源环境的中国与印度209
印度河•黄河•长江
第五卷 天空之镜:文明开化的高地
第九章 云中的花园:新大陆的高地文明239
古中美洲与安第斯山
第十章 攀上乐园:旧大陆的高地文明263
新几内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伊朗•中国西藏
下 册
第六卷 水域边缘:海洋塑造的文明
第十一章 诸神如何分派:小岛文明299
南太平洋•夏威夷与复活节岛•阿留申群岛•马尔代夫• 马耳他•米诺斯文化的克里特岛•威尼斯
第十二章 海岸上的视野:沿海文明的本质331
海上民族•腓尼基与斯堪的纳维亚•航海的尼德兰
第十三章 追逐季风:亚洲的沿海文明363
日本•航海的阿拉伯•东南亚•科罗曼德尔与古吉拉特•中国福建
第十四章 尤里西斯的传统:希腊罗马沿海393
维奥蒂亚•希腊外海•雅典•爱琴海与爱奥尼亚海• 罗马•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及其背景
第七卷 破浪:驯服大洋
第十五章 几乎是绝地的环境:海洋文明的兴起433
从印度洋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第十六章 亚特兰蒂斯再浮现:大西洋文明之形成465
文化传播——从欧洲到美国,再从美国传回欧洲
第十七章 大西洋时代与人类未来:从西方中心到全球视野505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太平洋到世界
尾声 德里克贾曼的花园542
中英对照546
注释57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确实是很难读,或许是我们习惯了精确的结论,非常不习惯这个老师的讲稿,就像一个村长在给村妇讲故事,很多很杂很广,但真的没有教育意义,没有学术价值。这半磅重的书,真的没有什么力量。使用的历史材料真的不严谨,很多都不是历史事实,翻翻,别太当真,这不是讨论“文明”...

评分

确实是很难读,或许是我们习惯了精确的结论,非常不习惯这个老师的讲稿,就像一个村长在给村妇讲故事,很多很杂很广,但真的没有教育意义,没有学术价值。这半磅重的书,真的没有什么力量。使用的历史材料真的不严谨,很多都不是历史事实,翻翻,别太当真,这不是讨论“文明”...

评分

比起其他讨论地理——社会联系的书而言,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自然环境出发,讨论在某类自然环境中拥有哪些“文明的可能”,从作者的设定言就是改造自然的程度差异(以及其生态或组织成本)。 作者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出发,但是带来的问题比起传统的两河-希罗文明叙述大得多,...  

评分

比起其他讨论地理——社会联系的书而言,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自然环境出发,讨论在某类自然环境中拥有哪些“文明的可能”,从作者的设定言就是改造自然的程度差异(以及其生态或组织成本)。 作者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出发,但是带来的问题比起传统的两河-希罗文明叙述大得多,...  

评分

比起其他讨论地理——社会联系的书而言,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自然环境出发,讨论在某类自然环境中拥有哪些“文明的可能”,从作者的设定言就是改造自然的程度差异(以及其生态或组织成本)。 作者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出发,但是带来的问题比起传统的两河-希罗文明叙述大得多,...  

用户评价

评分

难得看会书

评分

这么厚的两大本这么贵,读下来和读十万个为什么似的。他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意愿和能力,在讽刺了一通其他人对文明的定义和划分后,告诉大家他觉得按地理划分是很不错的,天然形成,无可否认,于是他顺便称赞了一下《枪炮病菌和钢铁》。世界这么大,他全蜻蜓点水讲了一遍,有些讲的是艺术品,有些是农业技术,有些是政治体制,有些是商贸行为,看起来都是“在和自然作斗争或者充分利用自然的一切”。讲海洋文明的时候还特意分出了沿海文明,提到了福建;高地文明时提到西藏;泥土文明提到黄河流域。总而言之,这也算是有野心但可惜太浅的炫技书吧。

评分

这么厚的两大本这么贵,读下来和读十万个为什么似的。他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意愿和能力,在讽刺了一通其他人对文明的定义和划分后,告诉大家他觉得按地理划分是很不错的,天然形成,无可否认,于是他顺便称赞了一下《枪炮病菌和钢铁》。世界这么大,他全蜻蜓点水讲了一遍,有些讲的是艺术品,有些是农业技术,有些是政治体制,有些是商贸行为,看起来都是“在和自然作斗争或者充分利用自然的一切”。讲海洋文明的时候还特意分出了沿海文明,提到了福建;高地文明时提到西藏;泥土文明提到黄河流域。总而言之,这也算是有野心但可惜太浅的炫技书吧。

评分

难得看会书

评分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基本上是历史文明地理决定论的具体论述。不少细节把玩把玩也蛮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