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时期的历史,从多方面反映了俄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中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面貌,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
朱利安·赫胥黎曾说过:“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至少对我本人而言,这句话是一条真理。我在读《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都是“不过尔尔”,他是一个传道者,然而讲故事的能力似乎让人质疑,除了处理宏大场面和为...
评分高植•高地•高地植——倏忽消逝的托尔斯泰翻译专家 (选自蒋星煜《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 1 现在的文学青年,包括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在内,肯定对高植这个人不是太熟悉,可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高植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 他所...
评分一、豆瓣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用了多久读了一本书,当我终于把《战争与和平》归到读过的一档里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从三月的时候读这本书的。但是确切的说,我读了上下两册加哈利波特的一到五册。可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这三个月来只读了一本书。那些哈利波特啊...
评分我有时候无聊会想象自己喜欢的几个作家在天堂里(如果他们混的进去的话,,,)无所事事的情景。 爱伦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会蹲在在某个角落赌筛子,老陀一边猛输,(老天真对变态佬是没有胜算的)一边自我陶醉在自我毁灭的快感中,,, 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在大厅的中央的...
评分我有时候无聊会想象自己喜欢的几个作家在天堂里(如果他们混的进去的话,,,)无所事事的情景。 爱伦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会蹲在在某个角落赌筛子,老陀一边猛输,(老天真对变态佬是没有胜算的)一边自我陶醉在自我毁灭的快感中,,, 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在大厅的中央的...
2015年10月24日18点02分,草婴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往生。享年93岁。谢谢先生曾来过。
评分托尔斯泰的确是一个“不系统”的“乡下佬”。人们告诉他,只有抽象的思维才能完整地把握世界,因为如果不进行抽象,那么世界永远是一场乱七八糟的混乱,剔除了非本质现象,才能抓住规律认识世界。托尔斯泰不信,这个“乡下佬”完全相反地放开大脑的全部束缚,尽可能地调动全心身的感受器官去感悟四面八方扑来的信息。把平面的百川纳海变成立体的吐纳景况,相当壮观,这当然会被抽象理性所怪异。不过一位更有影响的英国人柏林说,托尔斯泰的观点看上去十分幼稚,但是他的力量却是惊人的,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一整套理论摧毁。这话是可以理解的,托尔斯泰的力量就来自于他始终把"全面"巨细无遗,大小不分的全面当做自己的主题,而“精致的理性”无异是把割裂全面或者说是分类归纳,减损全面(抽象)简化全面(判断推理)作为获得结论的先决条件最基本手段。
评分【2018年第8本】本书描绘了1805年到1812年的几次重大战役,四大豪族大多直接参与历史事件,在时代风云的诡谲变幻中,家国命运与个人成长必定密不可分。托尔斯泰还花费大量笔墨,用以阐述他对战争、权力与历史进程的观点。他认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力量,并不是由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所主导。不管是沙皇亚历山大还是拿破仑皇帝,他们都是历史的傀儡,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所驱使。托尔斯泰甚至明确指出:“统帅只是历史的工具,是身不由主的奴隶。”这种离经叛道的反英雄主义史观,不仅决定了书中人物的情感与思想,更对他们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托尔斯泰看来,相较于那些名垂青史的所谓“英雄人物”,这些平凡的人身上,所具有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力量,更能彰显一种朴素的英雄主义,《战争与和平》正是这样一部恢宏磅礴的英雄主义赞歌。
评分历史因为其本身的特点:复杂性,未知性,不可重复性,带来了关于历史的答案无法用简单的yes或no回答,也带来了所谓的历史无用论,其实问题在于历史的复杂性,转过来带来了历史没有答案只有问题 对于历史的分析源自对于现代的评价和认识---这个需要胸怀和勇气;还来自于对于未来的展望这个则是眼光和学识;对于过去的人物的评价则是情感体现。历史没有用,因为我们不能再历史中吸取教训,原因何在?不是我们不长记性,而是历史的复杂性。雨果在《悲惨的世界》提出关键性问题历史的偶然性:如果埃及艳后张的不漂亮,或者是拿破仑的骑兵能在雨天里正常战斗那么历史会如何;托尔斯泰提出了战争与和平》中提出了对局部历史做微分,对整体历史求积分
评分【2018年第8本】本书描绘了1805年到1812年的几次重大战役,四大豪族大多直接参与历史事件,在时代风云的诡谲变幻中,家国命运与个人成长必定密不可分。托尔斯泰还花费大量笔墨,用以阐述他对战争、权力与历史进程的观点。他认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力量,并不是由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所主导。不管是沙皇亚历山大还是拿破仑皇帝,他们都是历史的傀儡,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所驱使。托尔斯泰甚至明确指出:“统帅只是历史的工具,是身不由主的奴隶。”这种离经叛道的反英雄主义史观,不仅决定了书中人物的情感与思想,更对他们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托尔斯泰看来,相较于那些名垂青史的所谓“英雄人物”,这些平凡的人身上,所具有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力量,更能彰显一种朴素的英雄主义,《战争与和平》正是这样一部恢宏磅礴的英雄主义赞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