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美国著名女诗人,小说家。诗集《庞然大物》、《爱丽尔》被认为是1960年代“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作。八岁那年父亲去世后,她便不断在诗中歌吟死亡,也曾多次试图自杀。1956年,与英国著名诗人特德·休斯一见钟情,闪电结婚。1962年两人分居。1963年她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出版三周后,她自杀身亡。普拉斯的诗歌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在她死后多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诗歌奖。
这本小说以作者早年生活经历为蓝本,叙述了19岁的大二女生埃斯特· 格林伍德经历了充当某知名杂志社的客座编辑、参加写作班被拒、自杀未遂、接受心理治疗、重树自信期待返回社会,展开新生活的一系列过程。本文从“榜样缺失”的角度出发,结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探讨埃斯特作为女性,在其成长过程中男性社会压抑下所产生的孤独、绝望与挣扎的心灵历程以及反抗的必然性。
全优女孩埃斯特成为某时尚杂志征文比赛获奖者,谁知道这是她噩梦的开始……普拉斯自传体小说《钟形罩》喜剧笔调下的本质是悲剧。人们拒绝认真对待一个女人丰富颤栗的情感,指望通过电休克疗法治愈心灵的绝望。事实上她已经令人恐惧地滑向疯狂的深渊。 普拉斯与另一位杰出诗人休斯的惊世恋情是二十世纪英美诗坛最大的公案,女诗人年仅三十岁便自杀自亡,她不曾预知自己会获得普利策奖,作品又极其畅销。虽然本书中“我”最终走出了黑暗,谁又能看透普拉斯本人内心的隐秘?
曾读过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集《未来是一只灰色的海鸥》里的一些诗,那些“重口味”的纠缠在一起的意象,太诡异了,显得高深莫测。这些诗歌,带给普拉斯一世盛名,极尽哀荣。对她有一定认识的人,应该都想看看她唯一的长篇《钟形罩》写了些什么,从中也许还能找到解读她的诗歌...
评分读普拉斯的时候,适合听轻音乐,她的文字暗暗涌动着一股倾覆一切的力量,温和却锋利。一位饱含情感的作家,敏感、细腻,恐惧着一切,又与一切不断地抗争。一本《钟形罩》,像将积蓄了一生的力量顷刻爆发出来。她小心的存在着,像个生活的旁观者,在自己头上绑一根线然后放手,...
评分读普拉斯的时候,适合听轻音乐,她的文字暗暗涌动着一股倾覆一切的力量,温和却锋利。一位饱含情感的作家,敏感、细腻,恐惧着一切,又与一切不断地抗争。一本《钟形罩》,像将积蓄了一生的力量顷刻爆发出来。她小心的存在着,像个生活的旁观者,在自己头上绑一根线然后放手,...
评分关于《钟罩》的一点碎碎念 1 最让人佩服的是她恰到好处的控制力:在敏锐的超凡的感受力和日常庸俗思维轨道之间的平衡。她理解着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批评、挖苦它和她/他们(以那时的她的身份,埃丝特的身份),也尽力展示自己的世界——以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眼光来回...
评分我终于把她读完了,突然有写一段像那样的从抽离的片断里,描述的罩子里的自己,和从扭曲镜像里看到的他人。 我感觉那空白的大脑里吐出的文字却比经过缜密的脉络理顺的剧情来的更多的冲击和真实的感官力。我能嗅到医院里呛人的冰冷的味道,和死亡前无比清透的能触摸到的顺滑感!...
只有女人才了解女人的纠结和疯狂啊。
评分因为不管我坐在哪里——在船甲板也好,在巴黎或曼谷的某个临街咖啡馆里也好——我都是坐在同一个钟形玻璃罩底,在我自己吐出来的酸腐空气中煎熬。
评分我合上眼眸,世界倒地死去
评分在抑郁的经期和不太好的情绪里看完普拉斯的书。几度看的呼吸困难头皮发麻。好像完全能懂得他的感受。文字很碎,但是和麦田守望者还是不一样的,19岁吐着酸腐气息的优等女生的忧愁,怎么能和15,6岁的逃课小男生比呢
评分对这样一部小说,健全人和抑郁症患者的评价很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普拉斯坦率的描述使一部分人轻看了这部小说,但对我而言这正是它的宝贵之处。在E发病前的细致铺垫中,逐渐感受到一种令人恐慌的真实感,当我确定她得了抑郁症时,好像突然变得坦然了。且不论她对他人的描述是否属实,钟形罩下的世界实在是再真实不过,甚至可以看到她终于揭起伤疤露出的粉红色的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