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诺(QUINO),原名霍金·萨尔瓦多·拉伐多,1932年8月生于阿根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美术学校毕业后,便以绘画为职业。1964年到1973年间,季诺创作了连环漫画《玛法达》,并且取得巨大成功。除此之外,季诺先生还创作了《蒙古大夫》、《两性之间》等其他多部连环画,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连环画大师。目前季诺先生因为眼疾,已经基本停止创作。
别看玛法达岁数不大、个头不高,她可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女孩了。玛法达以自己的率真、坦荡让人瞩目。除了她,还有其他六个小娃娃,一起构成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他们之间的故事简单又复杂,有趣又耐人寻味,让人在阅读漫画的捧腹大笑中和现实不期而遇。
其实他们的特点真是一言难尽,而且每位读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理解。就是这么七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娃娃,嬉笑怒骂间成就了另一番众生百态,映射出当时的阿根廷局势和动荡的世界,也让我们随着娃娃们对人生回味无尽。
这套漫画是季诺先生从1964年到1973年报刊系列连载的合集。1973年,在签订《玛法达》动画片拍摄合同的一年后结束连载。但是,玛法达的故事并未结束,而是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广布全球。仅在拉丁美洲,每册漫画就可以销售五百万本!
最早是三毛女士将娃娃们介绍到中文世界来的,也是她给玛法达们取名为“娃娃”。感谢三毛送给我们这份可以享受终生的礼物。在此,对已和天使为伴的三毛女士致以深深的怀念。
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以前的中文版本里有一些疏漏错讹,让娃娃迷们引以为憾。加之数年来市场断档,为此我们特意重新引进版权并翻译。此次翻译采用的底本是阿根廷EDICIONES DE LA FLOR出版公司的西班牙文10册权威版本,没有删减,完全足本推出。采用的翻译方法是尊重原文的直译,避免译者个人发挥。甚至连纸张、装帧都力求与原书一致。最值得一提的是,原书对话中的文字设计非常别致,富有个性,与对话情景互相烘托,而这套译作中,也将其巧妙转化,用中文不同字体和大小变化,传达出这些画面中的信息,让娃娃们有了说话的声调,还原出娃娃们的神韵。
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能为爱娃娃的娃娃迷们呈献本色娃娃。
热烈欢迎娃娃们再次来到中国!
有人把漫画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还有些西方艺术评论家们称其为“第九艺术”。事实上,漫画是“笑”的艺术。但是,一部经典的漫画,透视其“笑”的实质,往往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到启迪心智的渐进功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毛翻译的阿根廷画家季诺笔下经典娃娃玛法达...
评分感谢三毛为我们介绍玛法达。但是,看过原版后,确实惊恐当时台湾当局对出版物的检查和篡改,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改动。而且,作家出版社在出版时,又不得不做了一些改动,最要命的是,他们一定没有参考原文,所以改的更错了。再加上三毛本身对意思的一些转译和错会,使得这个版...
评分正如很多恋爱中的男女会偷偷的问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真正开始喜欢上了对方,或者说,第一次的相遇,究竟是在一个怎样的时刻? 关于我和娃娃,我也不只一次的问自己,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有了第一次邂逅? 开始,好象是初中的时候,因为疯狂的迷恋三毛,因此对她...
评分正如很多恋爱中的男女会偷偷的问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真正开始喜欢上了对方,或者说,第一次的相遇,究竟是在一个怎样的时刻? 关于我和娃娃,我也不只一次的问自己,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有了第一次邂逅? 开始,好象是初中的时候,因为疯狂的迷恋三毛,因此对她...
评分http://ent.163.com/07/1130/07/3UHG64GJ00032DGD.html 新商报记者马晴川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玛法达》并狂热喜欢的,一种是还没有看过的。”有人这样评价《玛法达》这本奇书。虽然如此评价略显夸张,但仅就记者所接触到的人来看,还真是没遇到看过《玛法达》却...
永远长不大的玛法达和小盆友们(几个春天夏天过去了,他们木有任何变化啊亲)。政治性好强,玛法达算是个左派了(不过在60年代末真是正常啊)。吐槽犀利,不过作为连载的漫画,重复性还是比较高的。玛法达的那个地球仪,真是文化研究和精神分析的好材料呢。kat上有1964年TV版104集的BT种子。82年阿根廷和95年古巴都拍过动画长片。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更新的拍摄计划,尤其是在好似又开始向左转的这个时代……
评分由三毛介绍 这版翻译得好多了
评分由三毛介绍 这版翻译得好多了
评分小时候最爱啊,我买三本,闺蜜买三本换着看。当时觉得自己看这种漫画显得特别有文化。
评分看了很久才看完,吸引力还是差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