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评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评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评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评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报告
评分报告
评分作者对清代中国的游记之作,充满了初见异国的惊奇,可惜大抵是走马观花耳。叙述中混杂了少量“眼见为实“””和大量“耳闻书记”,若论文字,尚算清新——但这或许是翻译之功劳?
评分三本中时间最近的一本。谢谢译者。
评分报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