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評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評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評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評分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
三本中時間最近的一本。謝謝譯者。
评分作者對清代中國的遊記之作,充滿瞭初見異國的驚奇,可惜大抵是走馬觀花耳。敘述中混雜瞭少量“眼見為實“””和大量“耳聞書記”,若論文字,尚算清新——但這或許是翻譯之功勞?
评分報告
评分夷人入夏必備指南
评分三本中時間最近的一本。謝謝譯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