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学前沿

京剧学前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美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2004年应聘为北京市特聘教授,调中国戏曲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目前正主持2006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1世纪初北京戏剧研究”。担任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京剧学研究”带头人,主持《京剧学通论》编撰研究,主持“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编撰。多年来,共出版专著与文集《老戏的前世今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新中国戏剧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等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学术随笔和艺术评论。其中三十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在中国当代戏剧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曾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九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评论奖优秀奖,田汉戏剧奖评论一等奖等学术奖项;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并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傅谨
出品人:
页数:309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39342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京剧 
  • 艺术 
  • 理论 
  • 戲劇 
  • 戏剧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散文 
  • 戏剧戏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作为学科的“京剧学”

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以昆曲的文化角色为背景

戏剧命运与传统面面观

身体对文学的反抗——解读李玉声的16条短信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国戏剧教育

沧海桑田:20世纪中国戏剧版图巨变

政治化、民族化与20世纪中国戏剧——与董健先生商榷

影响当代中国戏曲编剧的理论与观念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戏剧

东方艺术的身份确认——梅兰芳1930年访美的文化阐释

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京剧

向“创新”泼瓢冷水——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自言自语

论“推陈出新”

从《讲话》到“戏改”——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的种视角

“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 ——20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政策的重新评估

“戏改”与政府功能的再思考——答安葵先生

第三只眼看“戏改”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先生”们的改革

文人与艺人:谁有权改革京剧?

现代戏的陷阱

“样板戏现象”平议

渴望传统的中国当代戏剧

冷眼旁观京剧节

传薪翻是读书人

“音配像”与京剧的发展空间

李瑞环和“京剧音配像”的文化贡献

本源、本体、本色——2006年戏剧理论的三个关键词

“百日集训”与戏曲演员的培养

主流美学与上海京剧院的成就

《廉吏于成龙》的启示

传统与市场是京剧重振的两翼

为最好的京剧做最好的推广

后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过,大多数从政治话语层面讲戏改,比较无趣。

评分

不论京剧是否已经成为“京剧学”,书中很多理论和观点都是值得京剧业内的人士好好学习的,有些,甚至是振聋发聩的!

评分

尽管论战性(或曰批判性)较强,但在京剧类书里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评分

“天命”既不可违,剩下能做的,就是恪尽“人事”。——作者后记

评分

读了一部分,心里稍显安慰,对京剧本身的了解程度又一次从文化层面加深了。技术层面我无力钻研,然而文化层面或可深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