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濟安,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西南聯大、北京大學外語系和香港新亞書院。1950年秋到台灣,先後任台灣大學外語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之職。1955年赴美印地安那大學英文系進修,1956年返台主編《文學雜誌》,1959年3月再度赴美,先後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和 柏克萊加州大學任教,並從事研究工作。1965年2月23日因腦溢血,病逝美國奧克蘭,得年 49歲。
夏志清,美國耶魯大學英文博士,曾任教北京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史》等重要學術論著,剛高票當選為中研院院士。
夏濟安在日記中不僅記載了抗戰時期的中國情勢、其個人的政治觀,以及在西南聯大教書的生活點滴,最重要的,就是對一女大學生李彥的那種一往情深的苦戀,和不斷揣測其心意的矛盾心理,完全展現其浪漫主義精神。但,夏濟安的浪漫主義中卻又包涵了一種強烈的宗教感,他不僅把愛情看得十分神聖, 其處世態度和哲學都帶有一種宗教性悲觀。而這種宗教性勇於自省的精神,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裡,是絕少見到的。
日記從1946年1月1日~9月29日,完整呈現一代文學大師夏濟安的處事心境和情感生活。新版增訂新科中研院院士夏志清專文介紹及校註。
说实话,一开始得知这本书是因为讲国俗的老师钟情于西南联大,所以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而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完全是是因为张老师在课堂上说这是一本小清新的情书集,男生可以用以参考将来的情书范文。虽然我不是男生,我也不是小清新,张老师通俗的概括好像也不...
评分一九四六年,昆明。夏济安(1916-1965)的恋爱对象,R.E.,联大学号34345,是他联大作文班H组里的女学生。从他颇费心思叫这一组的学生们作的题为“My Life”的作文里我们知道,她“一九二六年夏天出生于长沙市,是我父母的长女,也是我老祖母的长孙女。”高中后因战乱而几次迁...
评分以前读夏济安日记,颇感动,有坚定的道德标准与审美品位,并能秉持之对自身做颇为严格的反思与细致分析,始终保持了道德纯洁性,尤其在柏拉图式单恋单思上,其哈姆雷特式的自我怀疑----“爱,还是不爱,这是真正的问题”----尤为动人并令人惘惘地同情。纵然难免时刻流露海派的...
评分初识夏济安是因为他的译笔。董桥夏翻译的《名家散文选读》推崇备至,赞其“中英文富可敌国,进出衣香鬓影之间应对得体,十足外交官风度”(《三“家”村》),又在文中引夏译欧文作品一段:“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
购于渝州方所,遍寻高华、余英时、1984不得。江风浩荡,人生如梦。
评分希望我们俩的精神病都能早点痊愈
评分购于渝州方所,遍寻高华、余英时、1984不得。江风浩荡,人生如梦。
评分作为一个self-conscious 的人,日记里夏济安对自己的剖析,以及夏志清对他奥赛罗的评价,比日后关于他的批评文章都要准确精炼,例如他自己说的inferiority complex, narcissisism等。“奥赛罗很成功地把自己转换成一个可怜人。但他却是从美学的观点,而非道德的观点去看,使自己在那个环境中戏剧化起来。”
评分购于渝州方所,遍寻高华、余英时、1984不得。江风浩荡,人生如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