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原名容鼎昌,一九一九年生,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曾做过记者、编辑、编剧。醉心于坊间旧刻,熟于版本目录之学。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创作,撰有大量随笔、游记、题跋文字。自一九四六年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锦帆集》以来,相继有《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珠还记幸》、《笔祸史谈丛》、《前尘梦影新录》、《清代版刻一隅》、《插图的故事》等专书三十馀种行世,辑有《黄裳文集》六卷。另有《猎人日记》等译作,并校注《玉簪记》、《彩楼记》等。
书中收录文字,一类乃“书的故事”,如《古书的作伪》、《谈“善本”》、《谈“题跋”》、《谈禁书》、《书痴》、《上海的旧书铺》、《访书记》等,娓娓而谈,风雅有致;一类乃怀人之作,追忆与巴金、俞平伯、沈从文、郑振铎、朱自清、冰心、废名等现代名家之交往,前辈风流,跃然纸上。又有数篇辩驳文字,以存历史真貌。
二十馀年来,黄裳先生著述联翩,每每为读书界称赏,尤为不少青年读者爱重。本书从作者的十馀种著述中草选精华,辑为一册,展页览读,当怡然畅心,庶几可免搜检之劳。 书中文字,一类乃“书的故事”,如《古书的作伪》、《谈“善本”》、《谈“题跋”》、《谈禁书》、《书痴》、《上海的旧书铺》、《访书记》等,娓娓谈来,风雅有致;一类乃怀人之作,追忆与巴金、俞平伯、沈从文、郑振铎、朱自清、冰心、废名等现代名家之交往,前辈风流,跃然纸上。又有数篇辩驳文字,以存历史真貌。
看书名就怀疑这两个是否有重复,果然,好在不多. 本书62篇小文,与《珠还》重复的大概扫了一眼,只有12、3篇的样子,可以接受罢. 不过其中也有和三联出的另外几本相重的文章,比如《来燕榭文存》里的忆旧不难等等. 大部分重复的都在与他人交往一块,如郭沫若、朱佩弦、许寿裳...
评分看书名就怀疑这两个是否有重复,果然,好在不多. 本书62篇小文,与《珠还》重复的大概扫了一眼,只有12、3篇的样子,可以接受罢. 不过其中也有和三联出的另外几本相重的文章,比如《来燕榭文存》里的忆旧不难等等. 大部分重复的都在与他人交往一块,如郭沫若、朱佩弦、许寿裳...
评分看书名就怀疑这两个是否有重复,果然,好在不多. 本书62篇小文,与《珠还》重复的大概扫了一眼,只有12、3篇的样子,可以接受罢. 不过其中也有和三联出的另外几本相重的文章,比如《来燕榭文存》里的忆旧不难等等. 大部分重复的都在与他人交往一块,如郭沫若、朱佩弦、许寿裳...
评分看书名就怀疑这两个是否有重复,果然,好在不多. 本书62篇小文,与《珠还》重复的大概扫了一眼,只有12、3篇的样子,可以接受罢. 不过其中也有和三联出的另外几本相重的文章,比如《来燕榭文存》里的忆旧不难等等. 大部分重复的都在与他人交往一块,如郭沫若、朱佩弦、许寿裳...
评分看书名就怀疑这两个是否有重复,果然,好在不多. 本书62篇小文,与《珠还》重复的大概扫了一眼,只有12、3篇的样子,可以接受罢. 不过其中也有和三联出的另外几本相重的文章,比如《来燕榭文存》里的忆旧不难等等. 大部分重复的都在与他人交往一块,如郭沫若、朱佩弦、许寿裳...
具有时代印记的文字,版本目录,纸张质地,友人信笺。并不怎么喜欢。
评分休憩146th,黄裳文集中最好一本,黄痴于书,多年眼见耳闻手摩挲,上天入地寻钱买,当真所知颇多情真意切,这部分文章是他特长也是读他作品最大的乐趣所在。可惜此老论史论事均属三流水准,有记者常见的广而不精毛病,因此文至论辩之处,立刻令人摇头,持论正时亦搔不到痒处,颇令人不耐
评分先生的博学令人佩服
评分先生的博学令人佩服
评分休憩146th,黄裳文集中最好一本,黄痴于书,多年眼见耳闻手摩挲,上天入地寻钱买,当真所知颇多情真意切,这部分文章是他特长也是读他作品最大的乐趣所在。可惜此老论史论事均属三流水准,有记者常见的广而不精毛病,因此文至论辩之处,立刻令人摇头,持论正时亦搔不到痒处,颇令人不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