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68小时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纪实 地震 512 新闻纪实 震撼 张良 中国 历史
发表于2025-02-01
汶川地震168小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这本书适合电子版多次阅读,因为有200多个人物,第一次阅读很难记得他们每个人的时间线,没有过度煽情和正面宣传,甚至在很多地方作者隐藏了小小的黑色反转,对待大地震幸存者与救援者的态度比较中立,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还差一点就跑出去的连薇,因为恻隐永远记住了她的名字。并且这本书让我体会出了国家应对特大灾难的庞大体系里的捉襟见肘,幸而有许多人靠着人性的光明去弥补了这些不足,但还是要去总结和改善啊!
评分这本书适合电子版多次阅读,因为有200多个人物,第一次阅读很难记得他们每个人的时间线,没有过度煽情和正面宣传,甚至在很多地方作者隐藏了小小的黑色反转,对待大地震幸存者与救援者的态度比较中立,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还差一点就跑出去的连薇,因为恻隐永远记住了她的名字。并且这本书让我体会出了国家应对特大灾难的庞大体系里的捉襟见肘,幸而有许多人靠着人性的光明去弥补了这些不足,但还是要去总结和改善啊!
评分作业
评分睡前阅读,读后太沉重,梦里各种回顾。
评分08年在郫县,离震中区区百公里左右,以为自己也算亲历者了,甚至出于卑下的动机隐约有种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兴奋,也懒于回顾灾区详情,感谢张先生的著作打破我的无知,让我意识到自己在震后微寒雨夜惶恐之时,百公里之外有多少人正在经历绝望。
张良,男,1969年出生于湖北,曾就读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暨南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现任校长杂志副总编。汶川地震发生后,曾亲赴灾区,耗时三年,采访170位幸存者、救援人员、志愿者,采集了数百小时的录音资料,整理出80多位当事人的口述资料,还原了200多人的灾后7日。
该书主要记录了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在地震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作者从2008年8月开始深入映秀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了数百位相关人士,从他们的口中记录下震后七天,即168小时内的真实经历。本文整体上通过时间顺序进行记录,采用了多线并行的描述方式,通过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视觉角度的记录,还原一个较为完整、全面而又真实的震中映秀。
翻开本书,见证生命的坚韧以及在灾难中迸发的人性,反思一场不应淡忘的灾难。
十年后人们会发现,这是一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痕迹的重要著作。 它的写作水平、辛劳的采访和整理过程、真实客观的立场态度都基于作者的人格。 有这样的人在前面领路,我开始相信未来会有希望。 谢谢您写了这本书。
评分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10岁。全国默哀的那三分钟,我和同伴打闹,只好憋笑,被班主任非常严厉地呵斥。 我不会想到九年之后,我会因为哭到停不下来而关上这本书好几次。和当年忍不住笑一样,现在的哭也没有忍住。 你会发现,人是多么地脆弱,在地震发生的那几秒钟之内,有些人...
评分本人陈悟宪,为作者在本书中开头所引用一小节文字的记者。偶尔看到有此书,粗看了前面部分少量内容。作者并没联系与采访过我,我们至今尚不熟悉,其引用的内容,可能是来自我震后回杭发表的一些纪实文章。不过,能有人来专门记述这场世纪灾难,也是一件大好事。故此感谢本书的...
评分作为一个灾难的记录者,你无法不给予尊敬。 触目惊心也无法形容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作为一本记录文学,你无法用情节来要求、衡量它,它无法杜撰,也不被允许杜撰。 在若干年之后,这样记录灾难的文学,是可以作为史料存在的。 如果这场地震,成为一个像微博热门话题,被讨论...
评分本人陈悟宪,为作者在本书中开头所引用一小节文字的记者。偶尔看到有此书,粗看了前面部分少量内容。作者并没联系与采访过我,我们至今尚不熟悉,其引用的内容,可能是来自我震后回杭发表的一些纪实文章。不过,能有人来专门记述这场世纪灾难,也是一件大好事。故此感谢本书的...
汶川地震168小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