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山东省兰陵人,1925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年《左心房漩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年至2009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这是抗战期间流亡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以作者的亲历为基础,经过艺术处理,多层次展现抗战时期流亡学生和基层民众生活的纪实长篇。它描写流亡学生的生活实况,他们的感怀、理念、梦想和抱负,以及对前途的焦虑与信仰的空虚。黑暗中见光明,困苦中有诗意。又以另一只眼,观察到号兵、教官、难民、壮丁、保长、山里村民等普通民众境况、心态,堪称抗战社会史。这是一本饱含深情的书:“流亡期间,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和大地有了亲密的关系。祖国大地,我一寸一寸地看过,一缕一缕地数过,相逢不易,再见为难,连牛蹄坑印里的积水都美丽,地上飘过的一片云影都是永恒。我的家国情怀这才牢不可破。”(王鼎钧)席慕容这样评价这本书:“读王鼎钧的《山里山外》,就是在读着一个灵魂在战乱里的烙印,读着一颗心在烈火里的锻炼。流泪是因为他的伤痛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伤痛,微笑是因为幸好他有着一个真诚的灵魂。”
散文集 三联书店 2013年4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108042859 读书之前难免会带着一份预设:以为山河破碎、少年学子,写起艰难时代的流亡求学路该是慷慨豪壮、愤气填膺。岂料读书过半就完全打破,作者提供给我一个全然新鲜的视角去看那段历史的又一个面影——或者说,是另一种书写方...
评分《谁在恋爱》一章里,曹茂本为了配药给顾兰治疥疮,被火药炸伤,顾兰得知后来照顾曹茂本—— 她进了医务室,谁也不睬,在担架旁边蹲下,握着曹茂本的手,轻轻地说话。曹茂本把她抓得好紧,手背上的青筋凸出来,一直没受伤的眼睛也睁大了。她就伏在曹的耳边轻轻地...
评分《谁在恋爱》一章里,曹茂本为了配药给顾兰治疥疮,被火药炸伤,顾兰得知后来照顾曹茂本—— 她进了医务室,谁也不睬,在担架旁边蹲下,握着曹茂本的手,轻轻地说话。曹茂本把她抓得好紧,手背上的青筋凸出来,一直没受伤的眼睛也睁大了。她就伏在曹的耳边轻轻地...
评分散文集 三联书店 2013年4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108042859 读书之前难免会带着一份预设:以为山河破碎、少年学子,写起艰难时代的流亡求学路该是慷慨豪壮、愤气填膺。岂料读书过半就完全打破,作者提供给我一个全然新鲜的视角去看那段历史的又一个面影——或者说,是另一种书写方...
评分《谁在恋爱》一章里,曹茂本为了配药给顾兰治疥疮,被火药炸伤,顾兰得知后来照顾曹茂本—— 她进了医务室,谁也不睬,在担架旁边蹲下,握着曹茂本的手,轻轻地说话。曹茂本把她抓得好紧,手背上的青筋凸出来,一直没受伤的眼睛也睁大了。她就伏在曹的耳边轻轻地...
18-13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流水式的拖沓文章,倒是毫不掩饰年少时的软弱。
评分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人生。文字有一种吸引人读下去的魔力,就像和作者一同体验了当时的生活种种
评分忽然有些凄凉。这一回,没人追,没人留了。 文爱依然生动,略啰嗦。
评分没有高尔泰的文字那么优美~~但是读的时候突然使我又有了勇气:这就是人生啊~山里山外~路上漂泊~何尝不是一种经历?而我又有何惧?
评分文笔固然优美,但叙述方式实在太过流水账,各篇之间的人和事都显得特别散,缺少有机的关联,更多只是任凭作者的记忆肆意流淌。书中的人和事,很多也与大时代背景相脱离。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写法上来看,这都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