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凯(Karl Gerth):
2000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近现代中国史。现为英国牛津大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本书英文版列入“哈佛东亚专论”,200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与中国的情缘始自1986年,当时他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中文。此后他几乎每年都到访中国,或游学或研究。其间为研究民国史,他在台湾生活了三年。此外,为完成博士论文,他还到日本东京大学专门学习、研究了两年的中国近现代史。
目前葛凯教授正在写作两本有关中国的专著:其一集中考察消费文化在20世纪中国的变迁;其二则以1950年代为关注焦点,一方面考察中国的城市市场文化在这一阶段是如何被摧毁的,另一方面揭示这一阶段的国际冷战如何反映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或女性形象的改造往往会带上强烈的民族隐喻,塑造何种形象的女性所隐含的是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女性的审美与时尚也与当下盛极一时的民族主义挂钩。葛凯在《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中探讨了女性消费群体在民族立场下的角色和表现,展现出社会...
评分起初想看这本书是因为近几年老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中国人就该用华为”,这就很像20世纪早起的国货运动中标语“中国人要用中国货”所以对这种社会现象比较感兴趣专门找了这本书来阅读,全书围绕国货运动的背景,以上海为研究点展开,探讨了什么叫国货运动,国货运动的特点,...
评分我不得不佩服某些知识分子,能把这种那么学术的书给“啃”下来。我更羡慕某些知识分子,在看完之后可以只用几句话就把书的核心思想给概括得清清楚楚。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读懂那些很学术的著作。 我感觉作者讲的是“国货运动”及背后的一些社会思潮跟矛盾。历史还...
评分19世纪中期,英国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固定在了非常低的税率上,以兜售“洋货”以及生活方式。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政府都缺乏禁止洋货消费以及控制西方生活方式渗透的能力,而国家存亡与中国工业的健康发展之间的关联是牢不可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