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西省彭泽县。曾在武汉当过四年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上大学前写诗,曾获中国《诗刊》新诗一等奖。在校期间始发小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当编辑。撰写过电视纪录片脚本和电视剧本。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其中篇小说《风景》、《琴断口》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它作品多次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小说年会排行榜、《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上海政府奖、湖北屈原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已出版小说、散文集约八十余部。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随笔集《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中篇小说《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奔跑的火光》、《万箭穿心》等。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方方
出品人:
页数:1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2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02130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方方 
  • 小说 
  • 这只是我个人的悲伤 
  • 中国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人间百味 
  • 边缘人 
  • 当代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讲述了这样一个“蚁族”艰辛奋斗的悲剧故事:山沟里的涂自强是家乡头一个考上大学的贫寒农家子弟,带着村民们盼他“当大官”光宗耀祖的殷切期望,带着乡亲们用零钱帮助凑上的部分学费,他一路徒步打工来到武汉读书。大学四年,涂自强一方面勤工俭学,一方面为节省用度不敢回家。正在他拼命苦读想要考研时候,家乡传来噩耗:涂自强父亲因为村子在上面“没人”,遭遇祖坟被修路破坏的变故,急气而亡;母亲因老屋被暴雪压塌,屋毁受伤急需照料——涂自强只得放弃考研,将母亲接到武汉同住,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他四处奔走谋职,艰难度日,过着典型的“蚁族”生活。由于母亲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谋生又历尽艰辛,涂自强积劳成疾,在安顿好母亲之后默默死去。

海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看完《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心里竟有一种难以排解的痛,尽管小说的情节多有夸张失实之处。方方总是以她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语言将整个人生的苦难在那么几瞬间就倏然推到了人前,不留给你半点商量、回旋的余地。 涂自强的人生真是徒劳自强的人生。因为贫困,他...  

评分

涂自强穿越了小镇、县城和城市,来到大学。 涂自强甚至没有时间到厕所去把腰带上的钱取出来并且整理好。缴费时,他当着众人的面,解下腰带,从中抠出里面的零碎,然后一张张一块块地数给收费员。大多的钱都被他的汗水湿透。旁边的人都惊讶地望着他,有几个女生捂住了鼻子。涂自...  

评分

楼上在装修,仿佛楼板都要被钻透了,带妹妹去小区的公园里,在公园长椅上看完这本书,沉甸甸的难过。 给这本书打5星,并非是说作者写的多好,而是因为作家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生活,揭示了这个时代沉重的悲伤。 方方从一个农村念大学走出深山的大学生角度来写。线索简单,故事...  

评分

评分

今天下午,在小说选刊杂志上读完这篇小说。心中隐隐作痛,到现在念念不忘,遂写了这篇评论。本不知是一本书,后来搜索的时候才知已经出版,给书打了5分,倒不是因为小说作者的技法等等,有些请节安排我个人认为需要改进,比如,他的舍友我觉得在关键的时候应该是可以...  

用户评价

评分

反映的问题倒是典型问题。我爸爸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也是他家里出来的唯一一人,知识改变命运在他那时还是可能的,但现在,恐怕越来越难了,我说的是农村子弟,涂自强们。富二代、官二代、学二代、打工二代,一个不能通过制度保障和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社会是越来越等级化的,也是令人担忧的。但写的一般,得病那个转折太大,太具有偶然色彩,方方应该能写更好的啊。我很好奇我的同学,也是从村里出来但写文章比所有人更绕更看不懂的某自强是怎么看这本书的。

评分

没看过此书,但是一星没商量,老妖婆!疫情当前,你都在干什么啊!

评分

写作的技巧太原始,不过看到最后还是被打动了。刻意把涂自强设置成一个乐观知足的人,而且他遇到的也都是好人,那么究竟是谁的错?反复出现的各种光和梦,算是给了所谓的“中国梦”一巴掌吧。

评分

粗糙得令人发指,不敢相信这竟是教材上说的方方写出来的作品。 (书名起得不错)

评分

这是一个靠故事与情节支撑起来的小说,作者明显把自己所阅读到的大量新闻和案例,甚至段子,融入到自己的小说里。不断的城乡对比与贫富对比下,以及最后亲情与事业的纠缠间,主人公的命运不断悲剧化。不过,这样戏剧化的悲情故事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个人觉得很少,因为社会背景的交代太缺乏,主人公的个人奋斗经历过于平面化。最后的悲剧并不是用矛盾来呈现,而是直接使用了疾病,某种程度上,这构成一种偷懒。甚至,作者是否真的去尝试深入这样一批青年的生活都成问题。如果用这篇小说作材料研究21世纪武汉大学生的生活甚至物价水平,可能会带来不小偏差,至少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是有距离的。在正视公平或大学生、蚁族问题的同时,为何不反思主体本身,或至少更深入挖掘个人与社会的互动,通篇宣泄主人公的无力其实是作者对这类问题认识的有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